龙旆飘飖指极边,到时犹更二三千。
登高晓蹋巉岩石,冒冷朝冲断续烟。
自学汉皇开土宇,不同周穆好神仙。
秦民莫遣无恩及,大散关东别有天。
龙旆飘飖指极边,到时犹更二三千。
登高晓蹋巉岩石,冒冷朝冲断续烟。
自学汉皇开土宇,不同周穆好神仙。
秦民莫遣无恩及,大散关东别有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壮观的军旅出行之景。"龙旆飘飖指极边,到时犹更二三千"中,“龙旆”指的是军队中的旗帜,飘扬在边疆之地,显示了军队的威严和远征的壮举。数字“二三千”则可能是对军队规模的一种夸张描述,增添了一份宏大的气势。
"登高晓蹋巉岩石,冒冷朝冲断续烟"一句,展现了军旅在崎岖山地的艰难行进。"登高"和"蹋巉岩石"描绘出士兵们不畏艰险的精神,而"冒冷朝冲断续烟"则透露了一种破晓之战、突袭敌人的战斗情景。
"自学汉皇开土宇,不同周穆好神仙"中,诗人将自己比作汉高祖刘邦,暗示着一种开创基业的雄心壮志。与古代圣明的周文王、武王(合称周穆)相比,诗人更倾向于现实世界的功业建树,而非虚幻的神仙境界。
"秦民莫遣无恩及,大散关东别有天"一句,则是对军旅带来的恩泽与秩序的描绘。"秦民"指的是古代秦国的百姓,"莫遣无恩及"表达了诗人希望军队给予当地百姓恩惠,而不是横征暴敛。"大散关东别有天"则可能是对军旅在关东地区(即华北平原)所建立的一种秩序和新天下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军旅壮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事迹的向往和对军旅生活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