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车马多如云,林下相逢无一人。
城中甲第十万户,林下草堂空四邻。
胡为奔走上城市,归来两袖飞黄尘。
高堂素壁忽见画,使我顿觉清心神。
何时此地一相就,坐席甘与渔樵分。
借君清涧濯双足,借君松枝悬角巾。
更须长揖谢轩冕,相期岁晚终吾身。
城中车马多如云,林下相逢无一人。
城中甲第十万户,林下草堂空四邻。
胡为奔走上城市,归来两袖飞黄尘。
高堂素壁忽见画,使我顿觉清心神。
何时此地一相就,坐席甘与渔樵分。
借君清涧濯双足,借君松枝悬角巾。
更须长揖谢轩冕,相期岁晚终吾身。
这首元代诗人贡性之的《题画》诗,描绘了一幅鲜明对比的场景:城市与自然、喧嚣与宁静、繁华与简朴之间的冲突与和谐。诗中以“城中车马多如云”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城市的热闹与繁忙,紧接着“林下相逢无一人”则转而描绘出林间幽静与孤独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反差。
“城中甲第十万户,林下草堂空四邻”进一步强调了城市与乡村的截然不同,前者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繁华之地,后者则是远离尘嚣、静谧安详的世外桃源。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胡为奔走上城市,归来两袖飞黄尘”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压力和忙碌的不满,以及渴望逃离回到自然怀抱的心愿。“高堂素壁忽见画,使我顿觉清心神”则通过一幅画作,让诗人仿佛置身于清新的自然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
最后,“何时此地一相就,坐席甘与渔樵分”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天能真正融入自然,与渔夫樵子为伍,过上简单自在的生活的愿望。“借君清涧濯双足,借君松枝悬角巾”更是具体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田园生活情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
“更须长揖谢轩冕,相期岁晚终吾身”则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彻底告别,对晚年回归自然生活的坚定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自然美的崇尚。
泊船梅堰日微升,一径深深唤我登。
随分垂杨兼老桧,备员野寺更残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