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慈寺》
《净慈寺》全文
清 / 吴铭道   形式: 古风

寺门见南山,入寺复了了。

爱此尘外栖,可息尘中扰。

烟云护钟磬,何以答窈窕。

幽谷泉味殊,接筒香积绕。

落叶不到地,风吹过林杪。

前峰卧夕阳,西望若初晓。

兹境故清绝,人犹存见少。

苍岩竦高处,倚槛放远眺。

湖光近拍檐,霜冷尚瀰渺。

低徊不能去,吾将逃物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铭道在净慈寺所见的宁静景象,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与超凡脱俗的氛围。首句"寺门见南山"开门见山,点出寺庙地理位置,接着"入寺复了了"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领悟。诗人喜爱这里远离尘世的栖息,可以暂时避开尘世的纷扰。

"烟云护钟磬"运用了自然景象烘托出寺庙的宁静,"何以答窈窕"则流露出对寺中环境的深深赞叹。"幽谷泉味殊"和"接筒香积绕"进一步描绘了寺内清泉与缭绕的香烟,增添了禅意。

"落叶不到地,风吹过林杪"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秋日静谧,"前峰卧夕阳,西望若初晓"则展现出壮丽的日落景色,给人以时间的流转感。诗人感叹此境之清绝,但世人能体验者寥寥。

"苍岩竦高处,倚槛放远眺"描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湖光近拍檐,霜冷尚瀰渺"则描绘了湖水与寒霜的交织,更显出环境的清冷而深远。最后,诗人"低徊不能去,吾将逃物表"表达了对这种超然境界的向往,决定遁入其中以求心灵的解脱。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山水诗,通过描绘净慈寺的景色,传达出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吴铭道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咏筍用昌黎韵

山居何所用,种竹并楹轩。
听雨宵忘寐,摇风日破烦。
春来仍引蔓,雨后竞添孙。
迸砌思移石,妨池欲废盆。
堤防虞采掘,检束费晨昏。
自是林深茂,非因地独温。
有朋如角立,布阵似争骞。
戢戢株虽短,駸駸势已存。
却行才避碍,逆曳遂难垠。
婢喜频留步,儿欣屡发言。
纵横从可目,散漫孰寻根。
蚁败须攻穴,羊侵要补藩。
骤惊疑瓦合,还讶若车奔。
岂害偏藏径,何妨便满园。
拥培规我力,振拔果谁恩。
坐见身长堑,行看筢蔽垣。
苔俱滋湿晕,兰与王芳孙。
未肯低前辈,终当及次番。
万杉真浪说,千橘更何论。
蹇傲冬方见,阴森夏乃繁。
务令收晚节,忍把助朝餐。
此日聊成隐,它年定改门。
韩公留句伟,侯喜漫名掀。
韵险言无丽,搜穷笔殆髠。
直将摅郁闷,底用役神魂。
示子斯同作,哦吟莫接暾。

(0)

余客长沙寒热骤作其证未分理掾次律张君为致

士不知闻未易轻,问医谁复话君名。
殷勤多谢长沙掾,为我致之分死生。

(0)

又次签判丈惜花绝句三首

蚤作抽书对白间,瓦炉犹有宿香残。
诗来报我群花尽,亟起巡檐忘帽寒。

(0)

与叔骥父子别后怅然怀之三首

远斋老于文,立语更造极。
为我寄竹隐,深意遗笔墨。
向来说山林,俗眼多见白。
是公不吾呵,可谓计之得。

(0)

远斋顷寄在湖日所作三诗舟中次韵

近日杭州见,殷勤蒙置樽。
别来几朝夕,书问欠寒温。
谭妙元超诣,诗高外语言。
何当从杖履,底尽得深论。

(0)

再来常州昭礼出示虞山往来诗卷先是昭礼与予

舟人厌牵挽,我辈乐萦纡。
晨起愁分背,逢人屡问涂。
看君着屐进,雅胜折腰趋。
此段真高迈,诗中不可无。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