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有数椽,读书乐未央。
稻粱自为谋,风散鸿雁行。
叔氏从我来,季子天一方。
人生手足爱,念之搅中肠。
谁不思息肩,我岂乐异乡。
何时一青灯,夜雨同对床。
竹间有数椽,读书乐未央。
稻粱自为谋,风散鸿雁行。
叔氏从我来,季子天一方。
人生手足爱,念之搅中肠。
谁不思息肩,我岂乐异乡。
何时一青灯,夜雨同对床。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不舍。开篇“竹间有数椽,读书乐未央”描绘了一种隐居生活,其中“数椽”指的是简陋的屋顶,“读书乐未央”则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紧接着“稻粱自为谋,风散鸿雁行”透露了诗人的自食其力,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亲人或故土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叔氏从我来,季子天一方”可能是在提及家人或亲友的名字,表达了一种团聚的温馨。然而这种温馨很快被“人生手足爱,念之搅中肠”的感慨所取代,这里诗人通过对身體四肢的爱惜来比喻对生活和家乡的珍视,以及思念家乡时那种内心的困扰。
“谁不思息肩,我的乐异乡”表达了大多数流离失所之人的共同情感——对于安稳生活的向往,而“我岂乐异乡”则强调了诗人个人的不适应和对异乡生活的不满。最后两句“何时一青灯,夜雨同对床”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夜晚场景,其中“一青灯”可能象征着孤独和等待,“夜雨同对床”则增添了整体情感的凄凉气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生活的描述和对亲人、故土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孤独,以及对于流离失所生活的无奈接受。
小廊幽寂,认谢家庭院,旧时月色。
立尽黄昏,上了酴醵,深深照人寻觅。
曲栏风定调鹦鹉,看约住彩云三尺。
到而今一一销魂,花影都无声息。
起把桂枝斫尽,画楼天样远,清影犹隔。
料是嫦娥,夜夜窥人,不管嵩阳仙客。
早知灵药无凭据,却悔捣元霜狼藉。
问广寒直怎清虚,可也风明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