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至无嚬蹙,当今亦鲜哉。
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
汉令更泉币,吴侬告水灾。
忽闻自天下,何策可春回。
所至无嚬蹙,当今亦鲜哉。
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
汉令更泉币,吴侬告水灾。
忽闻自天下,何策可春回。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喜刘伯宣尚书至五首(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或同僚升迁至高位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名誉和社会地位提升不易的深刻感慨。
“所至无嚬蹙,当今亦鲜哉。”这两句表现了对刘伯宣能够顺利达到高位而没有遇到阻碍的赞赏,并指出在当时这样的人和事实属罕见。这里,“嚬蹙”意指脸上的忧虑或不快,形容人的心情不愉快。
“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名誉和地位的重视,以及对于能够得到这些的困难。诗人认为,这些都是不容易得到的,而一旦得之,则是自古以来人们所追求的。
“汉令更泉币,吴侬告水灾。”这两句引用历史典故,以此比喻名誉和地位的重要性。“汉令”指的是西汉时期的货币制度改革,而“更泉币”则是指汉武帝时期实行的货币改革;“吴侬告水灾”则出自《左传》,讲述了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臣子预言并报告即将到来的洪水。这些典故被用来强调任何变革或事件都需要正确的应对策略。
“忽闻自天下,何策可春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社会状况的关注,以及对如何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探讨。在这里,“忽闻”意味着突然听到某种消息,而“自天下”则指整个国家或世界。“何策可春回”则是询问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带来希望和转机。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成功的祝贺,更深层次地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就、社会变迁以及历史教训的思考。
今日小春月,后日是周正。
瑞蔼挹仙堂上,崧岳喜生申。
文物师垣宅相,诗礼枢庭世胄,冰骨玉精神。
浩气凌牛斗,胸次夐凡尘。郭中书,广成子,李长庚。
勋业词章福寿,直上等三人。
松菊亭前诗酒,梅竹园中翰墨,时复萃嘉宾。
人指屏山下,双桂一灵椿。
日将旦、阴曀潜消。天宇扇祥飙。
边陲静谧,夜熄鸣刁。文教普旁昭。
兴太学、多士舒翘。奉宗祧。新庙榜宸毫。
配侑享于郊。慈宁万寿,四海仰东朝。
男女正,中壶至桃夭。
年屡稔,漕舟衔尾夥,高廪接楹饶。
庙堂自有、擎天一柱,功比汉庭萧。
多少群工同德,俊乂旁招。
吉祥诸福集,燮理四时调。三年郊见,六变奏咸韶。
望云霄。降福与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