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
《咏怀》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投身汐社还相就,叠韵松陵日有加。

客裹光阴贤斗草,酒边顷刻抵看花。

苟陈星本兼诸子,元白春能合两家。

归去城南更联句,不须聚散感抟沙。

(0)
鉴赏

这首诗《咏怀》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与文学的深刻感悟。

首联“投身汐社还相就,叠韵松陵日有加”,诗人以“汐社”象征深厚的友谊,表达自己愿意投身其中,与友人共度时光。同时,“叠韵松陵日有加”则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友谊如同松陵般日益深厚,充满着岁月的沉淀与积累。

颔联“客裹光阴贤斗草,酒边顷刻抵看花”,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旅途中的生活场景。无论是斗草的游戏还是酒宴上的欢聚,都让时光显得格外珍贵。斗草不仅是一种游戏,更是友情的见证;而酒边的片刻,仿佛比观赏花朵还要令人陶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颈联“苟陈星本兼诸子,元白春能合两家”,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与融合。这里的“星本”、“诸子”和“元白”分别指代不同的文学流派或诗人,通过“苟陈”、“合两家”的表述,诗人展现了一种跨越时空、融合不同文学风格的追求,体现了其博大的文学视野和创新精神。

尾联“归去城南更联句,不须聚散感抟沙”,诗人以“归去”预示着即将结束的相聚,但“更联句”则表明了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这里以“抟沙”(比喻时间流逝)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友情与文学创作的永恒价值,即使聚散离合,那份情感与追求将永远留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时光与文学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八齐

峰峻疑悬布,玲珑逼汉低。

徘徊惊晓鹤,呃喔误宵鸡。

竹摧阴壑影,猿断北山啼。

沃土候春暖,携锄分夜畦。

(0)

十二侵

四望江山共一林,百年春色雪中深。

劝君莫向枝头觅,风起隋堤何处寻。

(0)

十三元

腊穷人不到柴门,花落花开总莫论。

雪色自严香自远,更无形影待王孙。

(0)

一东

色共梨花香不同,千山烟月有无中。

立残孤影君须认,看去春林溪欲红。

(0)

八齐

山寒石瘦暮云低,一道晴光混不齐。

万古鸿濛自今日,何年开落到西溪。

孤松鹤立烟霞老,野渡舟横樵舍迷。

我亦危危人影外,凌风台上笑相携。

(0)

不忧死四首·其四

吾病不忧死,本宗惭独微。

博峤终当大,斯文谁与归。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