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过秋天乱擘絮,风透秋窗遗剪刀。
客衣难禁如此候,离家失侣徒呼号。
肌骨癯然病易入,况复加以思虑劳。
行来行往失神隽,蛰此何殊悬壁猱。
莎底促织声更苦,唧唧唧唧声转高。
阑槛谩尔寄清足,石阶半落埋蓬蒿。
无人洗竹起荒翳,脆竿蠹叶缠薜荔。
繁阴不密绝午梦,安得清风袭襟袂。
摧残其来亦已久,心欲扶植茫无计。
钩帘痴坐空搔首,直睨秋云割新霁。
云捲云舒天自空,风生风止窗且闭。
未暇冥搜清足吟,邻园老鹤传孤唳。
云过秋天乱擘絮,风透秋窗遗剪刀。
客衣难禁如此候,离家失侣徒呼号。
肌骨癯然病易入,况复加以思虑劳。
行来行往失神隽,蛰此何殊悬壁猱。
莎底促织声更苦,唧唧唧唧声转高。
阑槛谩尔寄清足,石阶半落埋蓬蒿。
无人洗竹起荒翳,脆竿蠹叶缠薜荔。
繁阴不密绝午梦,安得清风袭襟袂。
摧残其来亦已久,心欲扶植茫无计。
钩帘痴坐空搔首,直睨秋云割新霁。
云捲云舒天自空,风生风止窗且闭。
未暇冥搜清足吟,邻园老鹤传孤唳。
这首宋诗《午阴坐清足轩》是董嗣杲所作,描绘了秋天午后在轩中独坐的情景。诗人以云过、风透、秋窗为背景,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凉意和孤独感。"擘絮"和"剪刀"的比喻,形象地刻画出秋风的凌厉,使客衣难以抵挡,诗人不禁感叹离家失伴的凄凉。身体瘦弱,加上忧虑,使得诗人神情恍惚,如同壁挂的猿猴般无助。
接着,诗人通过莎草丛中的促织声,进一步渲染了寂寞与凄苦,声音由低转高,增添了悲凉气氛。他抱怨无人打理竹子,任其荒废,环境杂乱。午后的阴凉未能带来宁静,反而打断了他的午梦,渴望清风拂面的愿望无法实现。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环境衰败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愁绪。最后,诗人只能痴坐凝视秋云,期待云卷云舒后能带来一丝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展现了宋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