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十八,忆著痛恨入骨。
巨福山上望凌霄,万重山海烟波阔。
谩爇一炷兜罗木,唵,喷喷昂昂。
每年三月十八,忆著痛恨入骨。
巨福山上望凌霄,万重山海烟波阔。
谩爇一炷兜罗木,唵,喷喷昂昂。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宁所作的四十一首偈颂中的第四十一篇。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痛苦记忆的深切怀念和对远方巨福山的眺望。"每年三月十八"可能是指某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诗人感到痛恨深入骨髓。"巨福山上望凌霄"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山之巅,遥望云霄,寓意超脱世俗,寻求精神解脱。"万重山海烟波阔"则渲染出一种辽阔而迷茫的意境,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无常。
"谩爇一炷兜罗木"中,“谩”字带有无奈和自我安慰的意味,点燃一柱兜罗木(可能是一种香木),可能是为了祈愿或寄托情感。"唵,喷喷昂昂"是梵语音节,可能是诵经或禅修时的咒语,增添了神秘和宗教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通过自然景象和宗教仪式,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