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其四》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其四》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凤在高梧不可招,天津清隐结衡茅。

小车游处情何适,大笔挥时兴自豪。

酩酊酒中心恻恻,离披花里思忉忉。

空馀首尾诗垂世,谁识秋风八月高。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名为《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其四)》。诗中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面,通过“凤在高梧不可招”这一句,巧妙地将隐士与凤凰相联系,象征着高洁脱俗的品质。接着,“天津清隐结衡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

“小车游处情何适,大笔挥时兴自豪”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在闲暇时光中的自在与满足,以及在创作时的激情与自信。随后,“酩酊酒中心恻恻,离披花里思忉忉”则细腻地刻画了隐士在饮酒赏花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内心的触动,也有对世事的感慨。

最后,“空馀首尾诗垂世,谁识秋风八月高”表达了对邵康节作品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真正理解隐士精神和作品深意者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邵康节作品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艺术的追求。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客中书事

千载蛮风尚有存,此来闻见不堪论。

猪膏泽发湘南妇,牛勃涂门岭右村。

行客下床调瘴药,吏人抱瓮灌蔬园。

岂无佳丽堪娱目,别有凄凉只断魂。

(0)

建剑板桥之什

数里一板桥,亭栏各清楚。

长亭且百间,频憩忘羁旅。

人道贲乾坤,溪山失其阻。

庄生达未充,无梁思太古。

行行降复登,川广湍流聚。

急下看飞船,髣髴闻端午。

(0)

壶山二首·其一

万古凌空孤拄轩,百年那得此身存。

醉醒欲扫云开眼,兴逸谁归月掩门。

走遍莆阳随处有,游观天下见人论。

细瞻五岳神来舍,旁耸诸山势更尊。

(0)

诵少陵诗集

麻鞋奔走杜陵翁,卧尽风帆雨驿中。

天也不愁穷饿杀,年年催促要诗工。

(0)

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见菊花二首·其一

月满霜飞菊始华,幽丛冷落带烟斜。

篱边过却重阳酒,泽畔谁怜野草花。

湖学先生归解组,安州司户老居家。

皆因晚节无人用,陨涕临风为尔嗟。

(0)

失题

昔见淮水清,今见淮水浑。

问之何因尔,淮吏谓予言。

此淮出桐柏,彼汴来昆崙。

年年相合流,东望沧溟奔。

汴入淮而清,有若淮水尊。

风休一色静,古鉴磨无痕。

今年淮水小,仅能庇龟鼋。

黄河从春来,桃花注龙门。

滔滔朝宗势,巨浪日夕烦。

小清纳大浊,势不得自存。

崩腾一波走,磅礴泥沙喷。

我闻吏之言,冥默窃自论。

君子洁履操,小人为诈谩。

奸豪烁危行,烈火燎于原。

哗言污正论,青蝇止于樊。

中人可移性,鲜克始终惇。

夙夜念淮水,清心大吾源。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