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凌空孤拄轩,百年那得此身存。
醉醒欲扫云开眼,兴逸谁归月掩门。
走遍莆阳随处有,游观天下见人论。
细瞻五岳神来舍,旁耸诸山势更尊。
万古凌空孤拄轩,百年那得此身存。
醉醒欲扫云开眼,兴逸谁归月掩门。
走遍莆阳随处有,游观天下见人论。
细瞻五岳神来舍,旁耸诸山势更尊。
这首诗描绘了壶山的独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万古凌空孤拄轩",形象地写出壶山高耸入云,仿佛一根孤独的柱子支撑着天空,展现出其历史的沧桑与孤独感。"百年那得此身存",诗人感慨人生短暂,能在此地停留百年实属不易,流露出对壶山永恒与个人生命的对比。
"醉醒欲扫云开眼",诗人借酒浇愁,希望能借醉意扫去眼前的云雾,以更清晰的视角欣赏壶山之美。"兴逸谁归月掩门",则表达了诗人游兴浓厚,即使夜深人静,也无人相伴,只有月光掩映门户,增添了孤寂之感。
"走遍莆阳随处有,游观天下见人论",诗人游历了莆阳大地,感叹壶山之美无处不在,且在与人们的交谈中,壶山成为了话题,体现了其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两句"细瞻五岳神来舍,旁耸诸山势更尊",诗人细致地观察壶山,将其与五岳相比,认为壶山虽非五岳之首,但其旁边的群山却更加衬托出壶山的雄峻和威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壶山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壶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它的深深敬仰。
昔年留此苦思归,为忆啼门玉雪儿。
鸾鹄飞残梧竹冷,只今归兴却迟迟。
布衣海上看群豕,金门晚跻作三吏。
汉主功名气薄云,柄用儒术亲且贵。
晓通当世博前闻,自得春秋有馀地。
臣节俭约君道广,烜赫颙昂仍布被。
苍海西南罢远征,恳弃朔方违诏旨。
发策不如朱长史,庭论依违何委靡。
议诛郭解沮卜式,山东鄙人殊不鄙。
流辈纷纷称职难,黄发鬖髿保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