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苑秋晴校猎归,淡妆宫女尽戎衣。
数中供奉谁精熟,斜勒骄骢掠草飞。
后苑秋晴校猎归,淡妆宫女尽戎衣。
数中供奉谁精熟,斜勒骄骢掠草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日狩猎活动后的景象。"后苑秋晴校猎归",说明是在一片宁静的园林中,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结束了狩猎活动,返回宫中。"淡妆宫女尽戎衣"则是描绘宫中的女性们都换上了军服的场景,这不仅展示了她们的英姿飒爽,也反映出一种对战争生活的适应和准备。
"数中供奉谁精熟"一句,诗人在询问在狩猎活动中供奉给神灵或祖先的是哪些食物已经烹饪得恰到好处。这里的"数中"可能是指狩猎时所获取的猎物,而"谁精熟"则是在问这些供品是否都已经被烹饪至熟。
最后两句"斜勒骄骢掠草飞",描述的是狩猎活动中的马匹在草地上奔跑的情景。"斜勒"是指缰绳松弛的样子,而"骄骢"则形容马儿们精神饱满、活力四射的状态。"掠草飞"则描写的是马匹奔跑时践踏草地的声音和情景,给人一种动感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狩猎活动和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特定阶层在特定场合下的文化习俗和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股英武与活力的气息。
匆匆百五好韶光,不信花飞有底忙。
一缕香魂随逝水,连天红雨作啼妆。
海棠未见梅行聘,桃树难教李代僵。
草就绿章无处诉,含冤我欲问巫阳。
烟雨迷濛夕照昏,满园春色带啼痕。
桃花空说三千岁,苦楝刚逢廿四番。
即有綵丝难系命,断无玉琯可回温。
茫茫瘴海凭飞渡,可念维摩病掩门。
地棘天荆客路艰,三年枉唱念家山。
笏袍子美鹃空拜,城郭丁威鹤未还。
无奈龙蛇方起陆,那堪虎豹又当关。
穷途我亦猖狂甚,狼藉青衫泪点斑。
故山茅屋数椽存,零落巢痕与爪痕。
雁雨蛩烟秋已老,蛟云蜃雾昼常昏。
家书寂寂沉双鲤,客泪潸潸洒七鲲。
不击西台竹如意,怕他朱鸟也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