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黄叶半空山,写尽秋声入树间。
月落疏桐深院静,烟迷垂柳小园关。
幽怀触起移琴操,客梦惊残感鬓颜。
羡尔居高声及远,煎茶清忆凤池班。
蝉鸣黄叶半空山,写尽秋声入树间。
月落疏桐深院静,烟迷垂柳小园关。
幽怀触起移琴操,客梦惊残感鬓颜。
羡尔居高声及远,煎茶清忆凤池班。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蝉鸣黄叶半空山”,以蝉鸣和黄叶渲染出秋天的氛围,仿佛在空中山间回荡着秋的声音。接着“写尽秋声入树间”,进一步强调了秋声的丰富与细腻,它不仅在空中回响,更深入到每一棵树中,充满了整个季节的气息。
“月落疏桐深院静,烟迷垂柳小园关”两句,通过月落、疏桐、静院、垂柳、烟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夜晚景象,月光洒在稀疏的梧桐树上,小院显得格外寂静,烟雾缭绕在垂柳之间,增添了几分朦胧美。
“幽怀触起移琴操,客梦惊残感鬓颜”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触。琴操的转移可能象征着情感的抒发或内心的转变,而被客梦惊醒后对鬓颜(头发)的感慨,则流露出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最后,“羡尔居高声及远,煎茶清忆凤池班”表达了对高处之人的羡慕,以及通过煎茶这一日常活动,回忆起过去在朝廷中的经历,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思绪与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美感。
古来为官者,患在不自知。
新官初来日,旧官将去时。
谁兴来暮歌,谁泐去思碑。
古人如可作,此语非我欺。
忆我来兹土,刚是一年期。
我民无犯法,法在有等差。
我民有待泽,泽及无或遗。
二者皆吾勉,未必无偏私?
嘉哉我士民,古风尚可追。
士习略淳朴,民俗近恬熙?
舆情思所威,责在官所为。
顾我一书生,十载莅边陲。
循声非敢忘,终岁累奔忙。
春风度玉关,夏雨本相随。
秋霜及冬日,畏爱宜并施。
谁为一年中,不足言抚绥。
所愧亲民官,官与民相离。
未闻为父母,不自爱其儿。
未闻为赤子,不以母是依。
但愿吾父老,特此千庭帏。
人生重孝悌,百行为首推。
从此施于政,家国无异宜。
士民听我语,治人先自治。
耕读安本分,举动循矩规。
听戒在多事,好讼逞虚辞。
勿以身试法,私翼长官慈。
新官父母来,我去从此辞。
匪徒为尔言,呈亦凛在兹。
《离别敦煌父老士民》【清·苏履吉】古来为官者,患在不自知。新官初来日,旧官将去时。谁兴来暮歌,谁泐去思碑。古人如可作,此语非我欺。忆我来兹土,刚是一年期。我民无犯法,法在有等差。我民有待泽,泽及无或遗。二者皆吾勉,未必无偏私?嘉哉我士民,古风尚可追。士习略淳朴,民俗近恬熙?舆情思所威,责在官所为。顾我一书生,十载莅边陲。循声非敢忘,终岁累奔忙。春风度玉关,夏雨本相随。秋霜及冬日,畏爱宜并施。谁为一年中,不足言抚绥。所愧亲民官,官与民相离。未闻为父母,不自爱其儿。未闻为赤子,不以母是依。但愿吾父老,特此千庭帏。人生重孝悌,百行为首推。从此施于政,家国无异宜。士民听我语,治人先自治。耕读安本分,举动循矩规。听戒在多事,好讼逞虚辞。勿以身试法,私翼长官慈。新官父母来,我去从此辞。匪徒为尔言,呈亦凛在兹。
https://shici.929r.com/shici/L16Nx4PUj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