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谢安石,栖迹会稽山。
一为苍生起,功收谈笑间。
我公济世才,舒卷有余闲。
吹律岁载成,遗荣身早还。
东山楚犹越,千载相孱颜。
末路士多拘,高风谁更攀。
昔闻谢安石,栖迹会稽山。
一为苍生起,功收谈笑间。
我公济世才,舒卷有余闲。
吹律岁载成,遗荣身早还。
东山楚犹越,千载相孱颜。
末路士多拘,高风谁更攀。
这首明代诗人何孟春的《东山草堂四首为刘大司马作(其二)》描绘了对古代名臣谢安石的敬仰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首句“昔闻谢安石,栖迹会稽山”以谢安石隐居会稽山的历史典故开篇,暗示了刘大司马的清高风范。
“一为苍生起,功收谈笑间”赞扬了谢安石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轻松的姿态解决了重大问题,显示了他的智谋与才能。接下来,“我公济世才,舒卷有余闲”将刘大司马与谢安石相提并论,称赞他也有着拯救世人的才能,行事从容不迫。
“吹律岁载成,遗荣身早还”进一步赞美刘大司马的成就如同乐律自然和谐,但他淡泊名利,早早地选择了归隐。最后两句“东山楚犹越,千载相孱颜”借东晋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表达对刘大司马长久保持高尚节操的期待,以及对后世能有人追随这种高风的呼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谢安石的故事,寄寓了对刘大司马的敬仰和对其超脱世俗、济世安民理想的赞美。
函谷双崤右,伊川二陕东。
仙舟窅将隔,芳斝暂云同。
朋席馀欢尽,文房旧侣空。
他乡千里月,岐路九秋风。
背枥嘶班马,分洲叫断鸿。
别后青山外,相望白云中。
玉匣金为缕,银钩石作铭。
短歌伤薤曲,长暮泣松扃。
事往昏朝雾,人亡折夜星。
忠贤良可惜,图画入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