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苑闲居木石同,旋开小径剪蒿蓬。
虚游心在鸿蒙外,穴处身疑培塿中。
花影一阑吟夜月,松声半榻卧秋风。
百年寄傲聊容膝,何必高车驷马通。
茂苑闲居木石同,旋开小径剪蒿蓬。
虚游心在鸿蒙外,穴处身疑培塿中。
花影一阑吟夜月,松声半榻卧秋风。
百年寄傲聊容膝,何必高车驷马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开篇两句“茂苑闲居木石同,旋开小径剪蒿蓬”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茂密的竹林、古老的树木和静默的岩石都是他闲适生活的一部分,小径被修剪得整洁干净。第三句“虚游心在鸿蒙外,穴处身疑培塿中”则透露出诗人超脱尘世,心灵自由飞翔,同时又融入自然之中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花影一阑吟夜月,松声半榻卧秋风”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与大自然对话的景象。月光下的花影成为他吟咏的对象,而松林中的声音则是他伴眠的秋风。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切的情感寄托。
最后两句“百年寄傲聊容膝,何必高车驷马通”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以物喜的态度。诗人认为即使是百年的长寿,也不过是一种可以随意享受的悠闲生活,而没有必要追求世俗中的荣华富贵和权力地位。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尘世功名的超脱态度,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