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声催急景,暝色入清宵。
香穗常喷麝,灯花胜剪绡。
霜钟来远寺,寒月在疏寮。
省岁心犹切,何曾六幕调。
漏声催急景,暝色入清宵。
香穗常喷麝,灯花胜剪绡。
霜钟来远寺,寒月在疏寮。
省岁心犹切,何曾六幕调。
这首诗描绘了深宫中初冬时节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浓厚的宫廷气息和季节变换的细腻感受。
首句“漏声催急景”,以滴答的时钟声象征时间的紧迫,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次句“暝色入清宵”,夜幕降临,清冷的夜晚悄然而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香穗常喷麝,灯花胜剪绡”两句,通过香薰与灯花的描写,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精致,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香薰的香气与灯花的美丽,虽能暂时抚慰心灵,却难以掩盖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霜钟来远寺,寒月在疏寮”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画面,远处寺庙传来悠扬的钟声,与寒冷的月光交相辉映,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最后,“省岁心犹切,何曾六幕调”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切感慨,以及对宫廷生活的无奈与不满。尽管身处权力的中心,但内心深处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依然感到焦虑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宫廷生活中的奢华与孤独、自然景色的静美与凄凉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赤气排空势且然,簿书何急又堆前。
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
想见坐中皆玉雪,更知眼界足风烟。
虽然此乐宜输我,公等谈经合细旃。
丧乱违初载,飘零得晚交。
薰蒸厌糟曲,尘土困榜敲。
折柳分青带,赠兰开紫苞。
君行过怀玉,下有我衡茅。
旧岁此夕尽,新春今日回。
天公贪省事,嘉节并相催。
谩有诗堪写,初无尊可开。
去年湖上寺,尚可寄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