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樵写怀十首·其二》
《西樵写怀十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破衲蒙头一味真,随时粥饭莫嫌贫。

伊耆阪涿今何在,沧海桑田岂有垠。

已过身名他日泪,未来事业旧时人。

凭谁深信三生论,共坐樵峰话往因。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意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变迁以及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破衲蒙头一味真”描绘了诗人朴素的生活状态,穿着破旧的僧衣,头戴僧帽,追求内心的纯净与真实。接着,“随时粥饭莫嫌贫”则强调了对生活物质条件的淡泊态度,不因贫困而感到不满,体现了佛教中对物质的超脱和对精神富足的追求。

“伊耆阪涿今何在,沧海桑田岂有垠”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对比,伊耆阪涿指的是古代的两个部落,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无常。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

“已过身名他日泪,未来事业旧时人”则是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与展望,前半句“已过身名他日泪”意味着过去的荣誉与名声终将随时间流逝而成为遗憾,后半句“未来事业旧时人”则表达了对未来事业的期待,希望未来的成就能为现在的自己带来满足感。

最后,“凭谁深信三生论,共坐樵峰话往因”表达了对轮回转世(三生论)的信仰,以及与他人共同探讨过去因果关系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具有很高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雪窦飞雪亭

苍岷万仞起岩峦,潺瀑霏霏尽日寒。

倒泻银河拖白练,人间应作六花看。

(0)

贺郑丞相·其二

和羹梅傍小春荣,尧陛犹馀一荚蓂。

万里云收天镜净,三台星畔老人星。

(0)

送程给事知越州

金门人访竹林人,云向蓬莱驻画轮。

百越江山初作主,五湖图史未生尘。

劝耕定带斋船雨,卷白应留燕榭春。

论道频年有虚席,抟风一击好收身。

(0)

新月应制

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

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

(0)

绝命词

夫为苌弘血,妾感共姜诗。

夫妻同死义,天地一凄其。

(0)

和吴伯成七夕韵

老火不知老,尚欲骄新秋。

金稚力未胜,如儿方唧啾。

稍养浩然气,终当凌斗牛。

巧夕乞巧者,稚儿辈可羞。

老拙眼尚明,却笑群目幽。

造物真大巧,容得智力不。

巧亦不自知,变化神鬼惊。

夏将烘炉铸,至秋成金城。

金城包宇宙,万宝藏难明。

今夕且对月,酌酒与子盟。

仁熟如美种,由我独善耕。

金声而玉振,秋乃集大成。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