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参多士谒平津,东阁开时奉后尘。
门下怜才曾倒屣,车中容醉偶污茵。
谢公久系苍生望,裴相犹怀绿野春。
闻道金城图未上,且须持议在和亲。
昔参多士谒平津,东阁开时奉后尘。
门下怜才曾倒屣,车中容醉偶污茵。
谢公久系苍生望,裴相犹怀绿野春。
闻道金城图未上,且须持议在和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上夏左相》。诗中通过回顾与夏左相的交往,表达了对夏左相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其政治抱负的期待。首联“昔参多士谒平津,东阁开时奉后尘”描绘了诗人曾经参与众多士人的拜见活动,并在夏左相的东阁开启时,作为后辈恭敬地跟随其后,体现了对夏左相的尊重与仰慕。
颔联“门下怜才曾倒屣,车中容醉偶污茵”则进一步展现了夏左相对人才的珍视与包容。诗人提到自己曾在夏左相门下受到青睐,甚至在酒醉时不小心弄脏了座席,但夏左相并未因此而责怪,反而显示出其宽宏大量的气度。
颈联“谢公久系苍生望,裴相犹怀绿野春”将夏左相与古代两位著名的宰相谢安和裴度相比,暗示夏左相深受百姓期待,如同谢安之于东晋,裴度之于唐朝,都以治理国家、造福百姓著称。
尾联“闻道金城图未上,且须持议在和亲”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担忧,听说金城图尚未完成,意味着和平的方案还未最终确定,因此建议夏左相继续坚持和平的立场,通过和亲的方式解决争端,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夏左相的个人魅力与政治智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平与发展的深切关怀。
市合喧华外,堂开磊落明。
大山横面势,积水带渟潆。
野静欢蛙断,林幽独鸟鸣。
杜陵诗句在,心迹喜双清。
郑君坐交穷,结柳穷不去。
无朋长独立,老大荒村住。
荒村扫人迹,取友惟西山。
当应爱山标,可望不可攀。
牵萝架风亭,巀嶭揖高调。
修檐入危碧,阮眼坐相照。
嗟今轻薄子,对面生九疑。
宁如友真山,贞质终无移。
怜君意超超,愧我劳勿勿。
未共结交心,漫负心脾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