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屏寒月影稀,水精帘卷篆烟微。
生憎柳絮如蝴蝶,撩乱春愁处处飞。
白鹤屏寒月影稀,水精帘卷篆烟微。
生憎柳絮如蝴蝶,撩乱春愁处处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春夜景象。首句“白鹤屏寒月影稀”以白鹤作为主体,屏寒暗示着夜晚的凉意,月影稀则表现出月光下的清冷与寂静,鹤与月的组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水精帘卷篆烟微”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水精帘比喻精致的窗帘,篆烟则是细小的香烟,微字强调了烟雾的轻盈与飘渺,整个画面仿佛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神秘之中。
“生憎柳絮如蝴蝶,撩乱春愁处处飞”则是情感的转折点,诗人将柳絮比作蝴蝶,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同时通过“生憎”二字表达了对这种景象的复杂情感,既欣赏又略感困扰。柳絮随风飘舞,如同蝴蝶般四处飞舞,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春愁,这份愁绪似乎无处不在,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夜的独特感悟,既有对外界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美感的作品。
客行忽到湘东驿。
明朝真是潇湘客。
晴碧万重云。
几时逢故人。
江南如塞北。
别后书难得。
先自雁来稀。
那堪春半时。
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
新年叶气,无处人物不熙熙。
万岁声从天下,一札恩随春到,光采动天鸡。
寿域偏寰海,直过雪山西。
忆曾预,宣玉册,捧金卮。
如今万里,魂梦空绕五云飞。
想见大庭宫馆,重起三山楼观,双指赭黄衣。
此会古无有,何止古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