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浮云生,飒飒秋风来。
客子坐愁思,抱剑久徘徊。
中朝授官爵,本以恤民灾。
时俗竞繁华,弃置不复怀。
朝游过上苑,夕宴登高台。
弦歌满堂下,旨酒盈樽罍。
富贵岂不乐,贫贱多渴饥。
以言推所欲,均半育群黎。
淡淡浮云生,飒飒秋风来。
客子坐愁思,抱剑久徘徊。
中朝授官爵,本以恤民灾。
时俗竞繁华,弃置不复怀。
朝游过上苑,夕宴登高台。
弦歌满堂下,旨酒盈樽罍。
富贵岂不乐,贫贱多渴饥。
以言推所欲,均半育群黎。
此诗《伤歌行》由明代诗人沈鍊创作,描绘了社会阶层间的鲜明对比与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感慨。
首句“淡淡浮云生,飒飒秋风来”,以自然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仿佛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展开的故事。接着,“客子坐愁思,抱剑久徘徊”两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心境——一位怀抱剑器的旅人,因思绪万千而久久徘徊,暗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中朝授官爵,本以恤民灾”两句,转而描述朝廷官员的职责与初衷,他们之所以接受官职,是为了救助百姓,体现了古代官僚体系的理想与责任。然而,“时俗竞繁华,弃置不复怀”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指出在追求物质繁华的社会风气中,人们逐渐忘记了初心,不再关心民众疾苦。
“朝游过上苑,夕宴登高台”描绘了权贵们奢华的生活场景,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弦歌满堂下,旨酒盈樽罍”进一步渲染了权贵们的享乐生活,与下层人民的困苦形成强烈反差。
最后,“富贵岂不乐,贫贱多渴饥”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指出富贵者固然享受快乐,但贫贱者却饱受饥饿之苦。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关怀的渴望。
“以言推所欲,均半育群黎”则是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希望通过言语推动实现公平与和谐,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将军不复见仪形,笑语随风入杳冥。
战马旧骑嘶引葬,歌姬新嫁哭辞灵。
功勋客问求为志,服玩僧收与转经。
寂寞一家春色里,百花开落满山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