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兰雪有馀风,尽在君家七字中。
白发尘缨深念我,青郊藜杖不如公。
乡心正想千年鹤,老计终须一亩宫。
不讳求田并问舍,景山何必晚为通。
郢人兰雪有馀风,尽在君家七字中。
白发尘缨深念我,青郊藜杖不如公。
乡心正想千年鹤,老计终须一亩宫。
不讳求田并问舍,景山何必晚为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对友人张伯常朝议的酬答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哲思。
首联“郢人兰雪有馀风,尽在君家七字中”,以“郢人”比喻友人高洁的品性,如同兰花般清新脱俗,雪一般纯洁无瑕。诗人认为,友人的高尚情操和才华,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七言诗句之中,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赞赏。
颔联“白发尘缨深念我,青郊藜杖不如公”,通过描述友人年岁渐长,白发苍苍,却依然不忘旧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同时,将友人比作手持藜杖漫步于青郊的隐士,暗含对友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美。
颈联“乡心正想千年鹤,老计终须一亩宫”,诗人借用“千年鹤”的典故,表达对友人归隐田园、与世无争生活的向往。同时,“一亩宫”则暗示了友人虽身处简陋,但内心世界丰富如宫殿,体现了对友人精神世界的高度肯定。
尾联“不讳求田并问舍,景山何必晚为通”,诗人以直率的态度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生活实际需求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鼓励友人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功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才是最重要的。这里的“景山”可能是指友人所居之地,诗人希望友人能早些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品格、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