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其二》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晨夕东朝路,銮舆问寝兴。

蟠桃未再熟,羽驾忽西升。

逝水还天汉,流光下玉绳。

圣心哀罔极,时望永昭陵。

(0)
注释
晨夕:指早晨和傍晚。
銮舆:皇帝的车驾。
问寝兴:询问寝宫的情况和皇帝的起居。
蟠桃:神话中的仙果,象征长寿。
羽驾:传说中仙人的交通工具,有翅膀的车驾。
西升:向西飞升,可能指皇帝去世或仙去。
逝水:流水,比喻时光流逝。
天汉:天河,古人对银河的称呼。
玉绳:星宿名,古人用来形容月亮或时间。
圣心:皇帝的心意或圣明之心。
哀罔极:极度悲痛,罔极指无边无际。
永昭陵:可能是皇帝的陵墓,永昭表示永久的纪念。
翻译
清晨傍晚都走过东朝的道路,皇帝关心着寝宫的动静。
蟠桃还没再次成熟,他乘坐的仙驾忽然向西方飞升。
流水回归天河,时光流逝如玉绳滑落。
圣主的心怀悲痛无尽,常常遥望永昭陵的方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慈圣光献皇后所作的挽辞第二首,表达了对皇后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皇上的深深忧虑。诗中以清晨和傍晚的景象开篇,暗示时光荏苒,皇后生前每日陪伴皇帝起居问安的场景历历在目。"蟠桃未再熟"暗指皇后仙逝,如同神话中的仙桃不再重结,象征着她的突然离世。"羽驾忽西升"则描绘了皇后升天的场景,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

"逝水还天汉,流光下玉绳"运用了天文意象,比喻皇后的生命如流水般流逝,最终回归星辰,暗示她的灵魂升入天界。"圣心哀罔极"直接表达了皇帝对皇后的深切哀痛,他的悲痛无尽,难以言表。最后,"时望永昭陵"寄托了对皇后永久怀念之情,希望她的精神能在永昭陵中得到永恒的纪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皇室的忠诚。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宫词三十首·其二十四

迎风殿里罢云和,起听新蝉步浅莎。

为爱九天和露滴,万年枝上最声多。

(0)

和周侍郎见寄

贡院离来二十霜,谁知更忝主文场。

杨叶纵能穿旧的,桂枝何必爱新香。

九重每忆同仙禁,六义初吟得夜光。

莫道相知不相见,莲峰之下欲徵黄。

(0)

惆怅诗十二首·其三

谢家池馆花笼月,萧寺房廊竹飐风。

夜半酒醒凭槛立,所思多在别离中。

(0)

赠李十四四首·其三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0)

赠歌者杜氏入道三首·其三

云髻高梳鬓不分,扫除虚室事元君。

新糊白纸屏风上,尽画蓬莱五色云。

(0)

秋日送杜虔州

忆得宿新宅,别来馀蕙香。

初闻守郡远,一日卧空床。

野驿烟火湿,路人消息狂。

山楼添鼓角,村栅立旗枪。

晚渚露荷败,早衙风桂凉。

谢家章句出,江月少辉光。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