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名天下,州庠画不如。
古祠犹汉旧,石刻半唐馀。
翠巘供凭几,寒江照读书。
恨余非楚产,来借一房居。
石鼓名天下,州庠画不如。
古祠犹汉旧,石刻半唐馀。
翠巘供凭几,寒江照读书。
恨余非楚产,来借一房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石鼓》。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感怀念古迹,对于石头城的赞美不仅在于其雄伟的自然景观,更在于它承载着汉唐以来的文化遗产。
"石鼓名天下,州庠画不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石鼓山的赞叹,它之所以闻名天下,不是因为州府庙堂中的绘画能够比拟,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座自然的雕塑。
"古祠犹汉旧,石刻半唐馀。" 这两句诗中,“古祠”指的是古老的祠庙,这里用来形容石鼓山的历史悠久;“犹汉旧”则是说这些遗迹还保留着汉代的风貌;“石刻半唐馀”则表明在石头城上,还能看到一些唐代的遗痕。
"翠巘供凭几,寒江照读书。"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翠巘(即石鼓)之巅阅读时的情景,翠巘如同桌案一样供诗人凭靠,寒冷的江水映照着诗人的读书情形。
"恨余非楚产,来借一房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虽然自己并非出生于此,但还是想要在这里找到一个安身之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鼓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箫鼓祈神,姑妇争迎,马头令娘。
看南房夜火,黄芦纤箔,东墙晓露,素手提筐。
任是苏杭,三眠八绩,未抵湖州绿叶香。
西陵后,痛桥陵已矣,何处亲桑。人间不废玄黄。
料难掩朱丝白䌰光。
把万端经纬,向人倾吐,双生羽翼,任尔飞扬。
诸葛忠清,有桑八百,功在成都濯锦江。
将余绪,为岩廊补就,衮绣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