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幽缘近寺,官冷未成家。
楼借山为障,风吹水作花。
诗方酬北涧,经又节南华。
闻说新雏凤,宾来解唤茶。
门幽缘近寺,官冷未成家。
楼借山为障,风吹水作花。
诗方酬北涧,经又节南华。
闻说新雏凤,宾来解唤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名为《寄湖上黄教》。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幽深静谧的生活状态和淡泊明志的情怀。
“门幽缘近寺”一句,以寺庙作为背景,描写了一种寂寞与宁静的氛围。这里的“幽”字,不仅形容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高。
“官冷未成家”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仕途不热衷,甚至可以说是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诗人的生活似乎与世俗的追求相去甚远,他更倾向于隐逸自适。
接下来的“楼借山为障,风吹水作花”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楼宇依傍着山峦,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而那清新的风吹过水面,仿佛也能生出花朵来。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自在的向往。
“诗方酬北涧,经又节南华”两句,通过提及诗歌和典籍,表明了诗人的修养与学问。这里的“酬”、“节”,都是表达一种文学创作的心得交流,显示出诗人不仅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更在书卷里汲取智慧。
最后,“闻说新雏凤,宾来解唤茶”两句,则是对友情的赞美。诗人听闻远方朋友的消息,感到欣慰,仿佛那远处来的凤凰之音也能使他心灵得到滋润。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情趣,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精神交流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修养的高洁人格。
晚来风定雪初平,到手杯行不暂停。
夜色远欺江月白,天花宁羡野梅馨。
遥瞻玉阙心先喜,一见瑶林眼自青。
回首西湖在何许,借君诗作远山屏。
青春苦难挽,白日良易斜。
花飞尚满砌,柳密惊藏鸦。
寒窗忽当日,山崦知谁家。
红榴笑疏林,始著三两花。
繁阴护朱阁,芳姿夺明霞。
颇忆少年日,千金醉繁华。
当时石榴裙,六幅围绛纱。
美人隔秋水,相望天一涯。
想像系楚腰,依稀似丹葩。
对花谁与论,搔首空叹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