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盾锋犹锐,从戎笔肯投。
好音今在泮,豪气尚凌秋。
风雅尊坛坫,家声继冶裘。
文章堪报国,何事羡封侯。
磨盾锋犹锐,从戎笔肯投。
好音今在泮,豪气尚凌秋。
风雅尊坛坫,家声继冶裘。
文章堪报国,何事羡封侯。
这首诗《题黄深坞诗册》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对黄深坞诗册的题咏,展现了对诗文与武艺并重、家学传承以及报效国家精神的赞美。
首联“磨盾锋犹锐,从戎笔肯投”,以“磨盾”和“从戎”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文学与武艺两方面的追求与准备,暗示其不仅在文墨间游刃有余,亦能投身于战场,展现出文武双全的才情。
颔联“好音今在泮,豪气尚凌秋”,“好音”指黄深坞的诗作,“泮”即泮宫,泛指学校或教育机构,这里暗含黄深坞的诗作如今仍在学界传颂,其豪迈之气犹如秋日般不减,强调了作品的影响力和诗人的精神风貌。
颈联“风雅尊坛坫,家声继冶裘”,“风雅”指文学艺术的高雅,“坛坫”原指古代祭祀时的祭坛,这里比喻学术或艺术的中心地位,表明黄深坞的诗作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家声”与“冶裘”(古代贵族服饰)相联系,象征着家族荣耀的传承,体现了对黄深坞及其家族文化的高度肯定。
尾联“文章堪报国,何事羡封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通过文学创作报效国家的深情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而非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深坞诗册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文学艺术的崇高敬意,也蕴含了对家国情怀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社会责任的追求。
桑柘满江村,西斋接海门。
浪冲高岸响,潮入小池浑。
岩树阴棋局,山花落酒樽。
相逢亦留宿,还似识王孙。
十里蒹葭入薜萝,春风谁许暂鸣珂。
相如渴后狂还减,曼倩归来语更多。
门枕碧溪冰皓耀,槛齐青嶂雪嵯峨。
野桥沽酒茅檐醉,谁羡红楼一曲歌。
暖溪寒井碧岩前,谢傅宾朋盛绮筵。
云断石峰高并笋,日临山势远开莲。
闲留幢节低春水,醉拥笙歌出暮烟。
闻道诗成归已夕,柳风花露月初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