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老风流尽,遗经孰与论?
携持文墨在,隐约父师存。世远情何极!
人亡道愈尊。感君多古意,珍重付诸孙。
诸老风流尽,遗经孰与论?
携持文墨在,隐约父师存。世远情何极!
人亡道愈尊。感君多古意,珍重付诸孙。
这首元代刘鹗的诗《曾惟吉所藏杨宗瑞赠其师张仲儒卷》表达了对师道和传统文化的深深敬仰。首句“诸老风流尽”感慨前辈学者风采不再,接着“遗经孰与论”暗示了经典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诗人强调了师者的学问和人格魅力依然通过“文墨”和“父师存”得以延续。
“世远情何极!”表达出对历史长河中师徒深情的怀念,即使岁月流转,师道精神永不磨灭。“人亡道愈尊”进一步强调了师者虽去,但其教诲和道德典范更加受到尊重。最后两句“感君多古意,珍重付诸孙”,是对杨宗瑞将这份古人的学识和精神传给下一代的感激,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师道尊严和文化传承的忧虑与赞美,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情怀。
三尺枯桐,弹不出、古人怀抱。
空羡那、闲云孤鹤,海天春晓。
抚髀每嗟吾辈晚,着鞭已让他人早。
笑闲身、何处寄闲愁,吟诗好。花落尽,空幽草。
梦醒后,馀啼鸟。怅文人、前身孽障,一生难了。
忏悔无从空五蕴,求仙孰是通三岛。
且闭门、种菜玩时光,英雄老。
絮云蘸水,放郭外、嫩情如凝。
唤翠笛吹烟,银匏携酒,同上南湖钓艇。
轧哑菱歌清香里,暗橹歇、鸥眠才定。
看过雨荇荷,通波亭榭,渐忘尘境。佳兴。
吴侬浣罢,淡妆窥镜。
自鹿去苏台,蠡施偷嫁,谁向鸳鸯顾影。
恨眼伤高,绮才消别,愁接越来潮冷。
呵素壁、醉墨分题,付与塔铃摇暝。
秋心满院,又啼螀、吊月寒鸦栖露。
一向病怀愁入夜,何况更添离绪。
杏子衫单,桃笙簟滑,凄寂无人觑。
兰闺此际,乌龙熟睡曾否。
蓦忆金凤钗横,玉鹅衾暖,深坞藏春处。
门巷枇杷今那在,肠断江南狂铸。
镜里微颦,酒边香誓,鹦鹉犹能语。
时时呜咽,唱人旧日金缕。
愁眼惊春,荒驿倦程,去国心情偏注。
花怨骑尘,路入寒沙,颜色解迎村女。
事逐归鸿,断魂里清明微雨。思苦。
看塞谷迢遥,野烟催暮。
宫树凝望云栖,忆红绚,晴霞上林人语。
泥朵溷英,趁马?蹄,轻抛旧时游处。
转轴回肠,临睡也悄魂归去。难据。
残梦醒征鞍续做。
班门艺略,载世久名垂。
枕书漱玉,拈字炼金,羞却须眉。
今大家,人尽说、千秋比美。岭南灵秀钟闺。记年时。
关山万里重经,情怀百感伤离。
慨念衣冠扫地,青镂方狐,绛蜡燃犀。修旧史。
谩自适、琅玕因翠微。
百花拌出明妃样,春山一例漂泊。
古苔乍长,寒灯自照,夜堂无酌。
檐声碎雹,对天井铜槃正落。
似空岩泠泠泻玉,古盎韵秋壑。
天意浑无霁,暖暖墟烟,水村山郭。
万家梦里,九头鸣、夜深还作。
路少人行,忍重听、空仓噪雀。
正无聊,一枕又雨,动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