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枯桐,弹不出、古人怀抱。
空羡那、闲云孤鹤,海天春晓。
抚髀每嗟吾辈晚,着鞭已让他人早。
笑闲身、何处寄闲愁,吟诗好。花落尽,空幽草。
梦醒后,馀啼鸟。怅文人、前身孽障,一生难了。
忏悔无从空五蕴,求仙孰是通三岛。
且闭门、种菜玩时光,英雄老。
三尺枯桐,弹不出、古人怀抱。
空羡那、闲云孤鹤,海天春晓。
抚髀每嗟吾辈晚,着鞭已让他人早。
笑闲身、何处寄闲愁,吟诗好。花落尽,空幽草。
梦醒后,馀啼鸟。怅文人、前身孽障,一生难了。
忏悔无从空五蕴,求仙孰是通三岛。
且闭门、种菜玩时光,英雄老。
这首《满江红·暮秋感怀》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洪炳文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感慨的深沉思考。词中以"三尺枯桐"象征岁月沧桑,"古人怀抱"则寓指古代贤人的理想与情怀,感叹自己年华已晚,无法像闲云孤鹤般自在。"抚髀"和"着鞭"两个动作,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对青春不再的无奈和他人早有建树的羡慕。
"闲身何处寄闲愁,吟诗好"一句,透露出作者试图通过诗歌抒发内心愁绪,但又意识到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接下来,词人借"花落尽,空幽草"描绘了暮秋景色,"梦醒后,余啼鸟"则暗示梦境短暂,现实的孤独与寂寥仍在。他反思自己的文人生涯,认为前生的业障使一生难以解脱,"忏悔无从空五蕴,求仙孰是通三岛"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却又不知如何实现。
最后,词人选择"闭门种菜"来打发时光,看似闲适,实则流露出英雄迟暮的哀叹,"英雄老"三个字直击人心,道出了词人面对岁月无情的深深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