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云蘸水,放郭外、嫩情如凝。
唤翠笛吹烟,银匏携酒,同上南湖钓艇。
轧哑菱歌清香里,暗橹歇、鸥眠才定。
看过雨荇荷,通波亭榭,渐忘尘境。佳兴。
吴侬浣罢,淡妆窥镜。
自鹿去苏台,蠡施偷嫁,谁向鸳鸯顾影。
恨眼伤高,绮才消别,愁接越来潮冷。
呵素壁、醉墨分题,付与塔铃摇暝。
絮云蘸水,放郭外、嫩情如凝。
唤翠笛吹烟,银匏携酒,同上南湖钓艇。
轧哑菱歌清香里,暗橹歇、鸥眠才定。
看过雨荇荷,通波亭榭,渐忘尘境。佳兴。
吴侬浣罢,淡妆窥镜。
自鹿去苏台,蠡施偷嫁,谁向鸳鸯顾影。
恨眼伤高,绮才消别,愁接越来潮冷。
呵素壁、醉墨分题,付与塔铃摇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烟雨画卷。"絮云蘸水"形象地写出云雾轻柔地沾染水面,"嫩情如凝"则传达出春水的清新与宁静。诗人唤来翠笛和银匏,与友人一同泛舟南湖,享受垂钓的乐趣,菱歌悠扬,鸥鸟栖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恬静氛围。
"看过雨荇荷,通波亭榭"描绘了雨后荷花盛开,亭台倒映在湖中的美景,让人忘却俗世烦恼。接下来,诗人借吴侬女子洗衣归来,淡妆照镜,引出历史典故,感叹昔时繁华已逝,只剩下鸳鸯湖畔的孤独与落寞。
"恨眼伤高,绮才消别"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离别的哀愁,而"愁接越来潮冷"则寓言着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愈发凄凉。最后,诗人对着素壁醉墨题诗,让塔铃在暮色中摇曳,增添了寂寥的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烟雨楼的景色,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