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细雨夜冥冥,侍婢歌传酒半瓶。
长线柳拖春淡淡,好音莺唤晓清清。
商行远岭浮烟散,客过闲庭睡犬惊。
良友几时同发兴,湘江小艇一蓑轻。
乡村细雨夜冥冥,侍婢歌传酒半瓶。
长线柳拖春淡淡,好音莺唤晓清清。
商行远岭浮烟散,客过闲庭睡犬惊。
良友几时同发兴,湘江小艇一蓑轻。
这首明代吴琏所作的《村居偶作回文》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首联“乡村细雨夜冥冥,侍婢歌传酒半瓶”,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细雨绵绵,夜色深沉,侍女轻声歌唱,酒香四溢,透露出主人的雅致生活情趣。
颔联“长线柳拖春淡淡,好音莺唤晓清清”,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柔美与生机。长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带来淡淡的春意;黄莺的啼鸣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清脆悦耳,唤醒了新的一天。
颈联“商行远岭浮烟散,客过闲庭睡犬惊”,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商人行走在远处的山岭间,山间的雾气渐渐消散,展现出山林的清新与辽阔;而当客人经过庭院时,沉睡中的犬吠声打破了宁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尾联“良友几时同发兴,湘江小艇一蓑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期待着与好友一同出游,乘着湘江上的小艇,享受轻盈自在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友情和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韵律美。
我老无能矣。叹人生、得开笑口,一年闲几。
去景悠悠如有待,白发已非春事。
便一笑、何曾是喜。
我本渔樵孟诸野,向举家、尽叹今如是,空自苦,有谁似。
堆堆独坐文书里。是无能、爱闲爱静,清时有味。
出处古今无真是,往往君言有理。
看攘臂、后来锋起。
汉晋唐虞一杯水,只鲁连、犹未知之耳。
况碌碌,共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