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眼惊春,荒驿倦程,去国心情偏注。
花怨骑尘,路入寒沙,颜色解迎村女。
事逐归鸿,断魂里清明微雨。思苦。
看塞谷迢遥,野烟催暮。
宫树凝望云栖,忆红绚,晴霞上林人语。
泥朵溷英,趁马?蹄,轻抛旧时游处。
转轴回肠,临睡也悄魂归去。难据。
残梦醒征鞍续做。
愁眼惊春,荒驿倦程,去国心情偏注。
花怨骑尘,路入寒沙,颜色解迎村女。
事逐归鸿,断魂里清明微雨。思苦。
看塞谷迢遥,野烟催暮。
宫树凝望云栖,忆红绚,晴霞上林人语。
泥朵溷英,趁马?蹄,轻抛旧时游处。
转轴回肠,临睡也悄魂归去。难据。
残梦醒征鞍续做。
这首《燕山亭·和道君北行见杏花作,同倬盦》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姚华所作。诗中以春天景色为背景,表达了离别后的愁绪与思念之情。
"愁眼惊春,荒驿倦程",诗人以“愁眼”描绘出对春景的敏感和旅途的疲惫,荒凉的驿站和漫长的旅程加重了离别的哀愁。"去国心情偏注",直接点明了离开故国的沉重心情。
"花怨骑尘,路入寒沙",通过杏花的凋零和寒沙之路,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失落。"颜色解迎村女",杏花的颜色虽美,却只能迎接村姑,暗示自己无法得到慰藉。接下来,诗人借"事逐归鸿,断魂里清明微雨",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清明时节的细雨更添愁绪。
"塞谷迢遥,野烟催暮",描绘了遥远的边塞景象,傍晚的野烟催促着时光流逝,加深了离别的感伤。"宫树凝望云栖",诗人想象自己在宫树下凝望,回忆起昔日的美好时光。
"忆红绚,晴霞上林人语",通过回忆晴天林间的欢声笑语,进一步强化了对过去的怀念。"泥朵溷英,趁马蹄,轻抛旧时游处",诗人感慨岁月如梭,旧日游历之地已成过往。
最后,"转轴回肠,临睡也悄魂归去",写出了夜晚辗转反侧,魂魄仍难以割舍。"残梦醒征鞍续做",即使在梦中,离别之痛依然延续,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南郡谈经得誉还,久知言行有防坛。
合从金帖毡书后,便入宫花院柳间。
雅抱清如漉明月,俗情险甚渡扬澜。
慇勤话旧溪干去,好友相期向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