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斋中即事二首·其二》
《斋中即事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罗万杰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根躁地易嚣,岩壑亦吾扰。

而况人世间,足迹滋纷蹻。

闭门即深山,溪烟结幽杳。

映阶苔色静,压槛露气晓。

仰看檐前树,桂花香未了。

感此尘劳心,因之谢归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斋中,内心对尘世的劳碌感到疲惫,渴望回归自然宁静生活的意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平静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心灵纯净的追求。

首句“根躁地易嚣,岩壑亦吾扰”以“躁”字形容内心的不安,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尘世中的忙碌与烦恼,无论是扎根于大地的植物还是隐匿于山间的岩石,都似乎在干扰着诗人的心境。接着,“而况人世间,足迹滋纷蹻”进一步强调了人世的复杂与繁忙,使诗人感到身心俱疲。

“闭门即深山,溪烟结幽杳”两句,诗人通过想象自己关闭斋门,仿佛置身于深山之中,溪水的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映阶苔色静,压槛露气晓”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斋中环境的清静与和谐,苔藓的静谧与露珠的清新,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宁静的画面。

“仰看檐前树,桂花香未了”一句,诗人抬头望向屋檐前的树木,桂花的香气尚未消散,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最后,“感此尘劳心,因之谢归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劳碌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归宿的向往,通过“谢归鸟”的动作,暗示了诗人希望像归鸟一样,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摆脱尘世的束缚,回归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斋中环境的细致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心灵纯净的追求,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罗万杰
朝代:明

罗万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猜你喜欢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0)

四时读书乐·其四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太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0)

行香子.夏日即事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更黄鹂、久住相知。

微行清露,细履斜晖。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

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

衰颜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0)

冬至日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0)

临江仙.离怀

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

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是我心肠。不禁微雨,流泪湿红妆。

(0)

秋蛩

雨绝苍苔地,月斜青草阶。

蛩鸣谁不怨,况是正离怀。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