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水尽千崖枯,迥太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太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读书的乐趣,以季节景象和生活细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宁静而深沉的心境。首句“木落水尽千崖枯”形象地刻画了冬季的萧瑟,暗示读书人面对自然变化的淡然心境。接着,“迥太吾亦见真吾”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自我反思,达到内心深处的真实与纯粹。
“坐对韦编灯动壁”描绘了夜晚读书的情景,灯光摇曳,映照着书卷,显示出读书人的专注与投入。“高歌夜半雪压庐”则以豪放的歌声和大雪的环境,烘托出读书带来的精神振奋和忘我境界。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写出了读书人享受的简单生活乐趣,炉火炽热,茶香四溢,这种清静与温暖正是读书人追求的精神世界。
最后,“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以梅花的孤傲和坚韧象征读书人的品格,读书的乐趣不在外物,而在内心的感悟和天地之间的广阔胸怀,点明了诗的主题——读书的真正乐趣在于提升自我,体悟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冬日读书为线索,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读书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满足的高尚情操。
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
力疑擎上界,势独压中区。
众水东西走,群山远近趋。
天回诸宿照,地耸百灵扶。
石壁烟霞丽,龙潭雨雹粗。
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
浅觉川原异,深应日月殊。
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
瀑漏斜飞冻,松长倒挂枯。
每来寻洞穴,不拟返江湖。
傥有芝田种,岩间老一夫。
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
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
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
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