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
力疑擎上界,势独压中区。
众水东西走,群山远近趋。
天回诸宿照,地耸百灵扶。
石壁烟霞丽,龙潭雨雹粗。
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
浅觉川原异,深应日月殊。
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
瀑漏斜飞冻,松长倒挂枯。
每来寻洞穴,不拟返江湖。
傥有芝田种,岩间老一夫。
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
力疑擎上界,势独压中区。
众水东西走,群山远近趋。
天回诸宿照,地耸百灵扶。
石壁烟霞丽,龙潭雨雹粗。
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
浅觉川原异,深应日月殊。
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
瀑漏斜飞冻,松长倒挂枯。
每来寻洞穴,不拟返江湖。
傥有芝田种,岩间老一夫。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雄伟景象和神秘气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和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开篇即以华山旁的黄河为画面,河水蜿蜒曲折,不易描绘其全貌,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宏大和诗人艺术再现的局限。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三峰指的是华山的主峰,它们拔地而起,超凡脱俗,而四岳之尊则是中国古代对五座著名山脉的称呼,这里用来形容华山的非凡和神圣。
“力疑擎上界,势独压中区。”诗人通过“力疑”二字,表达了面对如此宏伟景象时的惊叹与质疑,同时也描绘出华山如同天柱一般,将天地间的气势紧紧相连。
接下来的“众水东西走,群山远近趋。”则是对华山周遭环境的生动刻画,无论是流动的河水还是屹立的山峰,都好像在朝着华山这座伟岸汇聚。
“天回诸宿照,地耸百灵扶。”这里诗人借用了天地万物共生的意象,强调了华山与宇宙之间的和谐相融,以及它作为自然之魂的地位。
随后的“石壁烟霞丽,龙潭雨雹粗。”则是对华山独特景观的细节描绘,从烟霄缥缈的石壁到波涛汹涌的龙潭,每一个景致都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诗人通过对华山之水和山势的描写,再次强调了其深邃和坚不可摧的特性,同时也暗示着华山中蕴藏的精神世界。
“浅觉川原异,深应日月殊。”此处则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感受华山之美,既有对广阔平川中华山独特轮廓的赞叹,也有对日夜更迭间华山神秘面貌的沉思。
“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诗人以鹤和仙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超凡脱俗、与自然合一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对自由飞翔、遁世隐居的憧憬。
“瀑漏斜飞冻,松长倒挂枯。”诗中通过瀑布和松树这两种自然元素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华山的生机与动态,也传达了一种生命力在严酷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哲思。
“每来寻洞穴, 不拟返江湖。”诗人表明,每次来到华山,都会沉迷于其深邃的洞穴之中,而不再愿意返回尘世的江湖生活。
最后,“傥有芝田种,岩间老一夫。”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憧憬和向往,诗人希望能在华山找到灵药芝田,从而长生不老,在岩间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