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质正婵娟,韶光复可怜。
能歌初按拍,学弹始调弦。
柔意才含蕙,芳心半吐莲。
惟应三五夜,璧月此长圆。
艳质正婵娟,韶光复可怜。
能歌初按拍,学弹始调弦。
柔意才含蕙,芳心半吐莲。
惟应三五夜,璧月此长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正值十五岁花季少女的形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美丽与青春活力。
首句“艳质正婵娟”,开篇即点出少女的美貌如同月中的婵娟,形容其容貌之美如同月中的仙女,清雅脱俗。接着,“韶光复可怜”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少女正值青春年华的美好时光,如同珍贵的韶光一般值得珍惜。
“能歌初按拍,学弹始调弦”两句,通过描述少女初次尝试歌唱和弹奏乐器的情景,展现了她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初试歌喉,按拍起舞,初弹琴弦,调音入曲,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尝试。
“柔意才含蕙,芳心半吐莲”则进一步描绘了少女的情感世界。含蓄的柔情如同兰花般细腻,半露的心思如同莲花初绽,既表达了少女情感的纯洁与美好,也暗示了她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最后,“惟应三五夜,璧月此长圆”以月亮为喻,表达了对少女美好未来的期许。三五之夜,月亮圆满,象征着少女的未来如同这满月一般光明圆满,充满了希望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少女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青春与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女性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对青春岁月的深情礼赞。
皎月亦长有,今夜独娟娟。
浮云万里收尽,人在水晶奁。
矫首银河澄澈,搔首金风浩荡,毛发亦冷然。
宇宙能空阔,磨蚁正回旋。倩渔翁,撑舴艋,柳阴边。
垂纶下饵,须臾钓得两三鲜。
唤客烹鱼酾酒,伴我高吟长啸,烂醉即佳眠。
何用骖鸾去,已是地行仙。
园林何有,修竹摇苍翠。
春到小桃蹊,看绿满、一池春水。
花开日暖,儿侄竞追随,挑野蔌,网溪鱼,有酒多且旨。
去来聚散,无必亦无意。
说地或谈天,更休问、语言粗细。
谁强谁弱,谁是又谁非,过去事,未来事,一枕腾腾睡。
高天之有文,星辰艳穷碧。
厚地之有文,草木秀野色。
草木既无辞,星辰亦难测。
岂侔人之文,五经为艺极。
五经主者何,岂非至圣力。
三才久虚位,待我先师宅。
秘亦穷经者,自谓入阃阈。
天地无逃数,世人犹自惑。
代移文不移,宜在弟子职。
薰香达诚悃,滴酒沥胸臆。
瞿然见威容,长林耸坟侧。
云门入云深,树密山转幽。
溪亭脩竹里,激激玉泉流。
仁智所遐想,古今为胜游。
我乘休沐至,穷览殊难周。
金碧楼殿午,寒香松桂秋。
清风动高兴,飘越不可收。
禅师索题诗,捉笔事冥搜。
欲速驰思远,顷刻历九州。
象外有真物,惝恍难为求。
徒形陈熟言,羞涩为尔留。
每逢人、都道早归休,何曾猛归来。
有邵平瓜圃,渊明菊径,谁肯徘徊。
底是无波去处,空弄一竿桅。
富贵非吾事,野马浮埃。
况值清和时候,正青梅未熟,煮酒新开。
共倒冠落佩,宁使别人猜。
满朱檐、残花败絮,欲问君、移取石榴栽。
青湖上,低低架屋,浅浅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