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人、都道早归休,何曾猛归来。
有邵平瓜圃,渊明菊径,谁肯徘徊。
底是无波去处,空弄一竿桅。
富贵非吾事,野马浮埃。
况值清和时候,正青梅未熟,煮酒新开。
共倒冠落佩,宁使别人猜。
满朱檐、残花败絮,欲问君、移取石榴栽。
青湖上,低低架屋,浅浅衔杯。
每逢人、都道早归休,何曾猛归来。
有邵平瓜圃,渊明菊径,谁肯徘徊。
底是无波去处,空弄一竿桅。
富贵非吾事,野马浮埃。
况值清和时候,正青梅未熟,煮酒新开。
共倒冠落佩,宁使别人猜。
满朱檐、残花败絮,欲问君、移取石榴栽。
青湖上,低低架屋,浅浅衔杯。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吴泳的作品,名为《八声甘州·和季永弟思归》。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功名富贵的超脱态度。
“每逢人、都道早归休,何曾猛归来。” 这两句表明诗人每次遇到别人时,都被劝告要尽快回家安歇,但实际上诗人的归去却是那么突然和急迫。这里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逃避之情。
“有邵平瓜圃,渊明菊径,谁肯徘徊。” 这里提到的“邵平”是指三国时期的邵悌,他以种植蔬菜而闻名;“渊明”则是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以隐逸著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名士们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简单生活方式的赞美。
“底是无波去处,空弄一竿桅。” 这里,“底”字指的是水底,意指深不可测的地方;“无波去处”则暗示诗人渴望找到一个安静无忧的去处。诗人希望能够像渔翁一样,以钓鱼为乐,在宁静中享受生活。
“富贵非吾事,野马浮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超脱态度,对于功名富贵并不放在心上,而是更愿意过一种简单、自由的生活。这里的“野马”和“浮埃”都是用来比喻世间纷扰和尘世杂务。
“况值清和时候,正青梅未熟,煮酒新开。” 这里,“清和时候”指的是春天,这个季节万物复苏,但诗人并不追求热闹,而是享受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青梅尚未成熟,象征着事物尚未达到顶峰;“煮酒新开”则表明诗人正在准备享受生活。
“共倒冠落佩,宁使别人猜。”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礼仪的拒斥,愿意抛弃那些束缚自我、象征着身份地位的东西,而是选择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满朱檐、残花败絮,欲问君、移取石榴栽。” 这里,“满朱檐”指的是屋檐上覆盖着红色的瓦片;“残花败絮”则象征着过往的繁华已逝。诗人想要询问友人是否愿意一起迁徙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种植石榴,从事农耕。
“青湖上,低低架屋,浅浅衔杯。”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青湖”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低低架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浅浅衔杯”则是对饮酒享乐生活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功名富贵的超脱,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简约生活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