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畹炎飙息,莎阶霁景凉。
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
具体微雨显,馀辉有若亡。
惟怜资学者,熠耀满纱囊。
兰畹炎飙息,莎阶霁景凉。
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
具体微雨显,馀辉有若亡。
惟怜资学者,熠耀满纱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微雨后的静谧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学者勤奋学习的赞美之情。
“兰畹炎飙息”一句,以兰草和屋檐上的热气来形容炎热的夏日气氛。“莎阶霁景凉”则转而描绘微雨过后,青石板阶上露出的清凉。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两句,通过夜晚听雨和白天躲避烈日的行为,传达出夏季的酷热,以及人们对凉爽的向往。
随后,“具体微雨显”与“馀辉有若亡”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细雨过后的景象,天空中阳光被云层遮蔽,只剩下几缕余晖,如同即将消逝的灯火。
最后,“惟怜资学者,熠耀满纱囊”一句,则点出了诗人的主旨。这里的“资学者”指的是那些勤奋学习的人,而“熠耀满纱囊”则形容他们如同萤火虫一样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充满了整个书房。这不仅是对勤学之人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夜微雨后的宁静与凉爽,以及对勤奋学习者的赞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