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得乌衣族,春纤点艳妆。
时随步摇影,行坐共韶光。
貌得乌衣族,春纤点艳妆。
时随步摇影,行坐共韶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以乌衣为底,春日纤手点缀着艳丽妆容的形象。她仿佛与时光共舞,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与美好韶光相映成趣。通过“貌得乌衣族,春纤点艳妆”两句,诗人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服饰与妆容,乌衣象征着深沉与内敛,而春日的纤手则透露出生命的活力与柔美。接下来的“时随步摇影,行坐共韶光”,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在日常生活中与时光和谐共处的场景,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是时间的舞蹈,与周围的景物相互辉映,共同编织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灵动,以及她与自然、时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体现了明代女性审美中的细腻与高雅。
屋后有隙地,岁久藏狐狸。
偶率仆婢往,慨然荒秽治。
凿池便引水,编竹取为篱。
侵晨抱瓮出,薄暮荷锄归。
渐爱风日燠,兼得霜露滋。
稚甲坼土出,嘉苗连畦披。
小儿不解事,劝我毋尔为。
意恐父不悦,故事徵拔葵。
我笑顾谓儿,幸勿尔父疑。
蘋蘩系妇职,瓜壶见风诗。
咬根父所习,式谷父所期。
矧兹挂冠日,食力理宜宜。
吾宁好事者,聊以警荒嬉。
笋舆作蛇行,人来山腰里。
一峰复一峰,青青伏还起。
宽处若掌平,仄处仅容趾。
忽然来云中,忽然行涧底。
路绕秘魔崖,石磴更齿齿。
势欲苍冥齐,群峰未可拟。
俯视下城郭,罗列如屏几。
酌酒对山灵,我行殊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