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序惊余老,壶樽对客醒。
鬓看今岁白,眼向几人青。
乐饮非河朔,悲歌是小星。
扬雄草玄处,何日燕然铭。
节序惊余老,壶樽对客醒。
鬓看今岁白,眼向几人青。
乐饮非河朔,悲歌是小星。
扬雄草玄处,何日燕然铭。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沈鍊所作,名为《谢山人吴比部重集草堂得青字》。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与友人相聚饮酒的场景。
首联“节序惊余老,壶樽对客醒”,诗人感叹时节更替,岁月催人老,面对酒壶与宾客,内心却因年华逝去而感到一丝清醒与忧伤。
颔联“鬓看今岁白,眼向几人青”,诗人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外貌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深刻认识。白发与青眼的对比,不仅描绘了个人的老去,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乐饮非河朔,悲歌是小星”,这里诗人将饮酒的快乐与河朔(古代黄河以北地区)的豪饮相比较,同时以“小星”比喻自己的悲歌,暗示在欢愉背后隐藏着淡淡的哀愁与自我反思。
尾联“扬雄草玄处,何日燕然铭”,扬雄是中国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曾隐居著书。诗人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但何时能像扬雄一样留下不朽的功绩,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燕然铭”出自东汉大将军窦宪北征匈奴后刻石记功之事,此处暗含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哀叹,也有对友情、欢乐与自我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戚里张公子,古貌又古心。
面若一尺玉,心如百鍊金。
碧树阴阴绕茅屋,不惜黄金买书读。
有时梦到羲皇前,河洛图书看不足。
白昼呼童扫落花,高閒真似野人家。
堂上灵椿八千岁,綵服裁为五色霞。
白头邂逅洪都市,令我见之心即喜。
今人容貌古人心,一曲长歌吾老矣。
房星夜坠秋河碧,夭矫雄姿龙八尺。
何年飞下九重天,自□人间骑不得。
置之天上白玉阑,长鸣直欲趋天关。
瑶池碧桃千万片,回风吹雪春斑斑。
不学开元照夜白,西入褒斜走荆棘。
愿逐轩辕凌紫霞,远游常在太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