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何有,修竹摇苍翠。
春到小桃蹊,看绿满、一池春水。
花开日暖,儿侄竞追随,挑野蔌,网溪鱼,有酒多且旨。
去来聚散,无必亦无意。
说地或谈天,更休问、语言粗细。
谁强谁弱,谁是又谁非,过去事,未来事,一枕腾腾睡。
园林何有,修竹摇苍翠。
春到小桃蹊,看绿满、一池春水。
花开日暖,儿侄竞追随,挑野蔌,网溪鱼,有酒多且旨。
去来聚散,无必亦无意。
说地或谈天,更休问、语言粗细。
谁强谁弱,谁是又谁非,过去事,未来事,一枕腾腾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纷争、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情怀。
“园林何有,修竹摇苍翠”,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幽深宁静的园林氛围,修长而茂密的竹子在风中轻轻摇曳,显露出一片葱郁的绿意。
接下来的“春到小桃蹊,看绿满、一池春水”则是对早春景象的描绘,小桃花正悄然开放,而池中的春水清澈见底,一片生机勃勃。
“花开日暖,儿侄竞追随,挑野蔌,网溪鱼,有酒多且旨”,诗人继续描述了春天的温暖,孩子们在这样的季节里嬉戏玩耍,他们或是在田间捉野菜,或是用网捕鱼,还有的是享受着美酒佳肴,这一切都显得如此惬意和乐。
“去来聚散,无必亦无意。说地或谈天,更休问、语言粗细”,诗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认为人生聚散没有绝对的意义,也不必在乎言语的精确与否。
最后,“谁强谁弱,谁是又谁非,过去事,未来事,一枕腾腾睡”,诗人更是直接表达了对世间是非、强弱之争的漠视,将这些纷扰抛诸脑后,选择了宁静地沉浸于梦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简单生活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
罗浮主人袁公发,伟才逸气千人杰。
二子轩昂有父风,妙年趣向天然别。
邑之子弟亦好儒,远来迎子求师模。
子非往教求即应,龟筮有决前光孚。
春风正好偕行乐,子如健翮摩天鹗。
秋闱从此卜亨途,回谢卑污翥寥廓。
为我殷勤问袁君,夺人所好非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