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子能双举,新从日下回。
日边是云雾,却带越书来。
凤子能双举,新从日下回。
日边是云雾,却带越书来。
这首诗以“凤子”为喻,巧妙地表达了对蔡子骧二子的赞美与敬意。开篇“凤子能双举”,运用了凤凰双飞的典故,象征着蔡家二子才华出众,携手并进。接着,“新从日下回”,暗示蔡家二子近期有所成就或经历了一段旅程归来,寓意他们学有所成,满载而归。
“日边是云雾,却带越书来。”这一句则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蔡家二子比作从日边(象征光明与成功)归来的人,虽然途中遇到了云雾(困难与挑战),但他们依然带着越地的书籍(知识与智慧)归来,表明他们不仅克服了困难,还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既赞扬了蔡家二子的才华与成就,也表达了对他们克服困难、不断求知精神的钦佩之情。
赋花必花指喻指,花若堪谀亦堪毁。
转庵赋梅工赋影,祇竟吕刑元是甫。
节逢五日赋榴花,拟别甘酸亦良苦。
犹之论画先论形,形似丹青谁不使。
岂知雪里有芭蕉,满壁沧溟本非水。
方皋相马群自空,梓匠挥斤风即矩。
续弦何处觅鸾胶,起死底须求凤髓。
榴花可玩不可食,昌歜无甜人自喜。
肯将粉泪匹红巾,眼高一世坡仙取。
花事方殷催结局,还许殿后吟些子。
水南梅花光似雪,扑地香风喷鼻裂。
诗人不来岁华晚,寂寞岩扃那忍折。
一朝移向凌风前,雕栏碧甃生寒烟。
聘以新诗寿芳酒,洗空遗恨春溅溅。
住山多时识幽洁,行到台边忽凄咽。
故园萼绿正相思,冷却东皋半犁铁。
传语金山山下龙,乞将上水一帆风。
道人自有飞空锡,只载中泠十丈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