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栀子花》
《栀子花》全文
清 / 范当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碧叶衔葩孰浅深,人天浑合到如今。

一从白地腾枝出,日对青天倚树吟。

光景谁能驻窗隙,吾身真合老墙阴。

朱栏火炙衣尘满,惜此渊渊抱冻心。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范当世创作的《栀子花》。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赞美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在。

"碧叶衔葩孰浅深,人天浑合到如今。" 这两句描绘了栀子花的清新之美,以及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象。"碧叶"指的是栀子花下的绿叶,"衔葩孰浅深"则形容叶间缝隙中花朵的层次和深度,而"人天浑合到如今"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观的感受,觉得它与人类的世界已经融为一体,无需多言。

接下来的"一从白地腾枝出,日对青天倚树吟。" 描述的是栀子花在白色的土地中生长出来,与阳光和蓝天相依共存的景象。诗人通过"倚树吟"传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光景谁能驻窗隙,吾身真合老墙阴。"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个人欲融入自然界中永恒存在的心愿。诗人通过"光景"指代时光的流转,"驻窗隙"强调了想要捕捉住这份美好,而"吾身真合老墙阴"则是对自己与古老建筑、历史之间渴望产生共鸣的表达。

最后两句"朱栏火炙衣尘满,惜此渊渊抱冻心。" 描述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中,身处高温环境下感受到的不适,以及对栀子花清凉之美的珍视。"朱栏火炙衣尘满"形容的是炎炎夏日里,甚至连衣服都沾满了尘土,而"惜此渊渊抱冻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热与冷之间矛盾情感的体会。

整首诗通过栀子花这一自然物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自在,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和留恋。

作者介绍
范当世

范当世
朝代:清

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猜你喜欢

三月晦日同匡云上人作送春诗四首·其三

香国阑珊可奈何,留僧击钵且高歌。

闲心暗结连绵雨,往事空随浩荡波。

怅望东君同过客,谁回西日更挥戈?

凭栏细向花神语,好解红绡赠芰荷。

(0)

秋兴十首·其三

三杯嘉月及良辰,双屐山椒复水滨。

处士逍遥同靖节,逐臣哀怨异灵均。

风云壮志虚弹剑,犬马馀年早乞身。

最是田园多乐事,秋风多少未归人。

(0)

城中小筑新成夏月馀凉堪贾虽仅容膝亦颇远俗漫裁十律以畅幽襟·其八

公事朝来几许忙,浇花洗钵又焚香。

盈盈野马飞虚牖,缓缓流莺转夕阳。

逆旅乾坤谁去住?醉中光景少炎凉。

自从著就闲居赋,高枕羲皇乐未央。

(0)

灵谷寺看梅五首·其五

疏林澹澹挂斜晖,眼底游人看渐稀。

芳草尚留珠履迹,香风遥送玉骢飞。

山空转觉烟云净,春好何须锦绣围。

最爱月明诸客散,万花深处一僧归。

(0)

游嵩山诗十二首,并序·其一

曾思峻极咏周诗,此日经行拜古祠。

百代封文藏玉检,三花晴色映龙墀。

紫宫高敞金银阙,黄鹤能通祝史词。

闻道今皇新秩祀,祈灵天语使臣知。

(0)

和吴翁晋梅花诗十三首·其八

难道春归物物同,北枝独自怨东风。

愁云匝地寒无影,飞雪迷天望若空。

取醉径须浮太白,寻芳何用觅残红。

贮香换骨谁能事,荣落应知属化工。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