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春归物物同,北枝独自怨东风。
愁云匝地寒无影,飞雪迷天望若空。
取醉径须浮太白,寻芳何用觅残红。
贮香换骨谁能事,荣落应知属化工。
难道春归物物同,北枝独自怨东风。
愁云匝地寒无影,飞雪迷天望若空。
取醉径须浮太白,寻芳何用觅残红。
贮香换骨谁能事,荣落应知属化工。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梅花在寒冷与飞雪中独立绽放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哲理。
首联“难道春归物物同,北枝独自怨东风。”以反问开篇,表达了对万物复苏景象的疑问,接着点出北枝梅花独自面对东风的哀怨,暗示了梅花在春天来临之际的独特感受。
颔联“愁云匝地寒无影,飞雪迷天望若空。”通过“愁云”、“飞雪”等意象,渲染了一种凄清、迷茫的氛围,展现了梅花在严冬之后的孤独与寂寞。
颈联“取醉径须浮太白,寻芳何用觅残红。”借用李白饮酒的典故,表达诗人借酒消愁的情怀,同时也暗含了对梅花不畏严寒、傲然开放的精神赞美,将梅花与李白的豪放精神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尾联“贮香换骨谁能事,荣落应知属化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贮香换骨”的比喻,表达了梅花虽历经荣枯,但其香气与精神却能永恒不变,最终归于自然法则,即“荣落应知属化工”,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在严冬之后独立绽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瑶台百尺临江上,水色山光共环向。
君王行乐年复年,凤阁龙楼隐层嶂。
神娥归来暝色寒,佩声缥缈青霄间。
朝云暮雨竟何在,苍枫丹桂盈秋山。
当时谁擅高唐赋,宋玉才高欣际遇。
往事悠悠不可论,台前老树西风怒。
灵王意气淩寰宇,十万雄兵辟疆土。
登临更有章华台,睥睨中原瞰荆楚。
穷奢极丽非良谋,纵乐日向高台游。
皓齿能歌细腰舞,蛾眉宁识人间愁。
一朝霸业归萧索,江上游魂招不得。
夕阳衰草栖寒烟,伤心忍过荒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