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澹澹挂斜晖,眼底游人看渐稀。
芳草尚留珠履迹,香风遥送玉骢飞。
山空转觉烟云净,春好何须锦绣围。
最爱月明诸客散,万花深处一僧归。
疏林澹澹挂斜晖,眼底游人看渐稀。
芳草尚留珠履迹,香风遥送玉骢飞。
山空转觉烟云净,春好何须锦绣围。
最爱月明诸客散,万花深处一僧归。
这首诗描绘了灵谷寺内月夜赏梅的宁静与雅致。首句“疏林澹澹挂斜晖”以淡雅之笔勾勒出夕阳余晖洒在稀疏树林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眼底游人看渐稀”点明了时间的推移,游人逐渐离去,留下诗人独自品味这份宁静。
“芳草尚留珠履迹,香风遥送玉骢飞”两句,通过芳草上残留的足迹和远处飘来的马蹄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诗意。这里的“珠履”和“玉骢”分别指代高雅的鞋履和骏马,暗示了曾经有过文人雅士在此赏景的场景,如今虽人去楼空,但那份遗世独立的风雅依然留存。
“山空转觉烟云净,春好何须锦绣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山间的空旷使得云雾显得更加纯净,春天的美好无需用繁复的锦绣来装饰,自然之美本身就是最动人的画卷。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最爱月明诸客散,万花深处一僧归”将画面推向高潮。在月光的照耀下,众宾客已散,只有僧人独自归去,这一幕既宁静又充满禅意,完美地呼应了前文的意境,也表达了诗人对清幽、超脱生活状态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谷寺月夜赏梅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简朴、超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我有十骏骏皆良,孰居首者万吉骦。
天闲十二尽騕袅,此马德胜最所臧。
岂无籋云蹑星材,或失之柔或失刚。
惟我万吉安且闲,恰如房杜弗见长。
今来老矣难服御,雄心向我犹昂藏。
星缨月题不忍加,权适其性而徜徉。
尔骦尔骦善适其性而徜徉,我亦因之悟幻常。
小雪雪霏霏,大雪霏霏雪。
今年三白早,喜复应时节。
朝来眄庭除,皑皑堆玉屑。
上林冬欲半,满树琼英缬。
曩余饶逸兴,玩赏吟清绝。
值此六出飞,岂不中心悦。
所乐在田畴,望岁念弥切。
裁诗为志庆,那更论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