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胆瓶玉簪花》
《胆瓶玉簪花》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山辉本是因藏玉,幸不簪冠到石门。

素色岂嫌风味薄,一枝斜傍自黄昏。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簪花在胆瓶中的静美姿态,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句“山辉本是因藏玉”,以山的光辉比喻玉的珍贵,暗含着自然界中美好事物往往隐藏于平凡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欣赏。这里的“藏玉”不仅指自然界的玉石,也象征着内在的美和智慧,如同玉簪花在瓶中静静绽放,虽不张扬却自有一番风韵。

次句“幸不簪冠到石门”,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玉簪花未被世俗所束缚的庆幸。这里的“簪冠”象征着社会的规则和束缚,“石门”则暗示着进入官场或世俗生活的门槛。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对自由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认为真正的美不应受到外在约束的影响。

后两句“素色岂嫌风味薄,一枝斜傍自黄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赞美玉簪花的素雅之美,并指出其并不因为色彩的简单而显得风味浅薄。相反,它在黄昏时分的斜倚姿态,更显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和生命的活力。这里,诗人借花喻人,表达了对独立人格和真我追求的赞赏,即使在孤独和寂静中也能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簪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独立人格的崇尚。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雨中对瀑

塞山作云云满空,蒸为灵雨飞濛濛。

雨师谷神岂有柄,谁实司之造化功。

早稼益实晚苗秀,高原下隰均芃茂。

最是呼鹰牧马场,至今犹识耕耘候。

喜雨歌馀知雨奇,耳□目视无不宜。

就中对瀑擅佳趣,妙色真声兼占之。

飞泉得雨声愈壮,骤雨飞泉色相向。

浑似水晶宫里游,即之转离惟想像。

(0)

西直门外·其一

良苗近陇复遐町,一雨能回五谷青。

今日轻舆凭览处,稍纾半夏刻靡宁。

(0)

二月十三日启行谒陵值雪·其二

微雪洒清宵,侵晨行复消。

驱车无点壒,步马自生骄。

乍觉烟村暝,浑忘古驿迢。

前冬辽左道,彷佛遇今朝。

(0)

万松寺三首·其一

磴道行行赴,峰容面面殊。

来看后凋色,得领小年娱。

谡籁林端泻,蟠虬壁罅扶。

三间白板阁,万里纳徐无。

(0)

心远阁口号·其二

面水背山胜地,写云挹籁琅霄。

得意无妨笑傲,忘筌是处逍遥。

(0)

恭奉皇太后祇谒盛京祖陵礼成回銮途次纪事用平声韵·其二十五

乐府曾闻奏上陵,南阳鼎业此龙兴。

日临黄道晶阳丽,风动金銮玉宇澄。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