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花底散游鞭,回首长安十八年。
羞把文章对年少,老夫衣钵不堪传。
琼林花底散游鞭,回首长安十八年。
羞把文章对年少,老夫衣钵不堪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七月二十日被檄考试出门(其二)》中的片段。诗人以“琼林花底散游鞭”起笔,描绘出一种繁华而轻松的场景,仿佛在盛开的琼林花丛中漫步,手中挥舞着马鞭,似乎是在享受着闲适的生活。然而,接下来的“回首长安十八年”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京城生活的回忆和感慨,十八年的时光流转,暗示了诗人经历的沧桑与变迁。
“羞把文章对年少”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对后辈的尊重,他感到自己的才华不再足以教导年轻的才子,流露出一种年华已逝、难以传承衣钵的遗憾。这种情感深沉而内敛,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阶段的清醒认知和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当前的悠闲与过去的辉煌,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我怀同门友,势如晓天星。
老去发垂素,隐居山更青。
退翁联科第,俯仰三十龄。
仕官守乡国,出入奉家庭。
鹄鹭性本静,芷兰深自馨。
新诗得高趣,众耳昏未听。
笑我老忧患,奔走如流萍。
冠裳强包裹,齿发坐凋零。
晚春首归路,朱轓照长亭。
县令迎使君,綵服导辎軿。
长叹或垂涕,平反知有令。
此乐我已亡,虽达终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