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法华寺为试院拟题于子厚之西亭》
《以法华寺为试院拟题于子厚之西亭》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古风

三旬襆被西亭宿,卧对唐碑看不足。

重闱锁断夕阳天,恰似当时万竿竹。

直须彻棘对愚潇,始见西亭真面目。

(0)
翻译
在西亭住了三十天,整日对着唐代石碑欣赏不够。
家中的长辈们围住夕阳,仿佛回到了竹林深深的时代。
只有彻底清除荆棘,面对愚潇,才能真正看到西亭的真面貌。
注释
三旬:三十天。
襆被:行李包裹。
西亭:地名,可能指一个住所或景点。
唐碑:唐代的石碑,可能指有历史价值的文物。
重闱:深宅大院,指家庭。
锁断:遮挡。
夕阳天:傍晚的天空。
万竿竹:形容竹林茂密。
彻棘:清除荆棘,比喻克服困难。
愚潇:可能指人名或虚构的人物,也可能象征困境。
面目:真实的样子,面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他以法华寺为试院,寓居子厚的西亭,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表达了对西亭独特风貌的理解。首句“三旬襆被西亭宿”描绘了诗人长期在此居住,夜晚伴着月光或烛火翻阅唐碑的情景,显示出他对古文化的热爱与专注。“卧对唐碑看不足”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沉醉和敬仰。

接下来,“重闱锁断夕阳天”形象地写出了西亭四周环境的静谧和封闭,夕阳斜照,更显孤独,犹如被重重门户围住,与“当时万竿竹”形成对比,暗示了西亭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宁静。“恰似当时万竿竹”暗含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直须彻棘对愚潇,始见西亭真面目”,诗人认为只有在深入体验和理解中,才能真正领略西亭的韵味,这里的“彻棘”可能象征着克服困难,而“愚潇”则可能是诗人自谦或形容心境的淡泊。通过这样的感悟,诗人揭示了西亭隐藏在其表面之下的深层意蕴,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秋风·其二

清切遥看西掖垣,几人荐引登金门。

龙渊池出斗牛气,凤诏天垂云雨恩。

醉白渐多嵩洛梦,草玄已老蓬蒿园。

飘零短褐秋风客,睥睨心期惟酒尊。

(0)

阳翠岭

丛霄积翠筑金墉,仙仗曾过第一峰。

海日夜摇三殿玉,园霜秋落七陵钟。

石当御路皆成鹿,松起中天半是龙。

圣主合符临万国,侍臣谁更颂东封。

(0)

初至燕京宿报国寺英上人房

长途日暮叩僧扉,疑入名山坐翠微。

高阁佛灯留客枕,中天禅月照征衣。

不堪夜梦仍南去,已听春鸿尽北飞。

回首缁尘心独远,欲从初地得皈依。

(0)

初春三日浔阳渡江过黄梅

匹马来看云锦屏,东风湓浦又扬舲。

九江涛涌帆前白,五老峰横雪后青。

鸿雁春归书未至,鱼龙天阔酒初醒。

苍茫已向匡君别,瀑布香炉绕驿亭。

(0)

同胡佥宪登云封寺观音阁玩梅花

岭开孤阁倚巑岏,携手高临百八盘。

山畔幽香移般若,天边残雪落旃檀。

春催远客兼程早,驿报长安一骑寒。

十载江南谁把玩,北枝今日正宜看。

(0)

出京师留别张郎中鸿与梁助教彦国十二韵

朔风吹万里,曾共忆江乡。

雁引归心早,砧惊客梦长。

忽随公府牒,频举故人觞。

夙昔诸生后,周旋二子傍。

四门推助教,三署表中郎。

韦杜衣冠并,邹枚侍从良。

出关怜马首,执戟羡鹓行。

雪后宫云白,天边苑树苍。

眇予怀魏阙,看尔在岩廊。

晨佩趋长乐,宵钟听未央。

梅花庾岭色,柏叶禁庭香。

莫以相如赋,从容奏汉皇。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