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至燕京宿报国寺英上人房》
《初至燕京宿报国寺英上人房》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长途日暮叩僧扉,疑入名山坐翠微。

高阁佛灯留客枕,中天禅月照征衣。

不堪夜梦仍南去,已听春鸿尽北飞。

回首缁尘心独远,欲从初地得皈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长途跋涉后,于傍晚时分抵达报国寺,投宿在英上人房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疲惫与内心的宁静。

首联“长途日暮叩僧扉,疑入名山坐翠微”,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遁入幽静之感。诗人仿佛穿越了漫长的旅程,终于在夕阳西下之时,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报国寺。这里的“名山”不仅指实际的山峰,也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之地,“翠微”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

颔联“高阁佛灯留客枕,中天禅月照征衣”,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寺院景象。高高的阁楼之上,一盏佛灯温暖而明亮,似乎在欢迎着远方的旅人,为他留下一个安眠之所。而“中天禅月”则更加深了这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行人的征衣上,既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映照出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颈联“不堪夜梦仍南去,已听春鸿尽北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身处宁静之中,但梦境却让他回到了南方,或许是对家乡的思念,或是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同时,远处传来春鸿北飞的声音,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暗示着人生旅程的不断变化与前进。

尾联“回首缁尘心独远,欲从初地得皈依”,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反思与对精神归宿的渴望。在经历了长途跋涉和内心挣扎之后,诗人回首过去,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对清净与安宁的追求。他渴望能够从最初的起点,即佛教中的“初地”,获得心灵的皈依与解脱,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精神归宿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游天王寺

客子倦行役,閒寻古刹林。

双岩来势尽,汇水去声沈。

经社千人会,然灯七佛深。

松行喧万籁,僧定不知音。

(0)

春深赠山甫

石枕空蝴蝶,山窗足杜鹃。

春深方沃若,人意自翛然。

衰老难为别,留连未肯眠。

灯花知我意,今夜大如钱。

(0)

正仲有诗因次和再别

好客分明为我来,不嫌茅舍似鸡栖。

归云古树如新画,久雨苍崖失旧题。

别我此行正月尽,怀君老眼两行啼。

丈夫出处有常度,不为黄金颜色低。

(0)

山甫病中归峡作此问之

山甫病归峡,僧言药有瘳。

自怜三岁长,多白几分头。

水鸟工吟夜,阴蛩苦话秋。

诗人多病疟,彊饭更何忧。

(0)

挽左相京太师四首·其二

圣代多名相,谁如德量宽。

平心消党与,著力援孤寒。

礼极三宫养,天开二圣欢。

尽忠扶孝治,烽火自平安。

(0)

谩题

世网角雄雌,官途争是非。

人方酣蚁战,吾自送鸿飞。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