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云閟佳月,世谓天公悭。
一年待一夕,一夕阻开颜。
持此窥大炉,何如管中斑。
两轮驾宇宙,万世浩相关。
不知几中秋,来往于其间。
中间一晦明,琐细不足删。
惟应一樽酒,慰此清夜閒。
閒讥月姊懒,醉骂云师顽。
客去我自寐,悠然梦高攀。
斫却婆娑林,永断寒蟾跧。
重云閟佳月,世谓天公悭。
一年待一夕,一夕阻开颜。
持此窥大炉,何如管中斑。
两轮驾宇宙,万世浩相关。
不知几中秋,来往于其间。
中间一晦明,琐细不足删。
惟应一樽酒,慰此清夜閒。
閒讥月姊懒,醉骂云师顽。
客去我自寐,悠然梦高攀。
斫却婆娑林,永断寒蟾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中秋不见月》,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未能赏见明月的遗憾和对自然现象的哲思。首句“重云閟佳月”描绘了满天乌云遮蔽了明亮的月亮,暗含了诗人对美景被阻的惋惜。接下来,“一年待一夕,一夕阻开颜”强调了人们对中秋月圆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诗人将月比喻为“大炉”中的微小斑点,暗示其在广阔宇宙中的渺小,但又强调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深远。“不知几中秋,来往于其间”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月相更替的感慨。诗人认为,尽管阴晴圆缺变化频繁,但中秋月的意象始终存在。
“中间一晦明,琐细不足删”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琐碎和月光的短暂的反思,认为即使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中秋月的美仍然是值得怀念的。“惟应一樽酒,慰此清夜閒”借酒抒怀,希望能以酒消愁,享受这宁静的夜晚。
最后,诗人以戏谑的口吻“闲讥月姊懒,醉骂云师顽”,表达了对月神和云彩的调侃,流露出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在客人离去后独自入眠,梦中还渴望能亲近那被云遮住的月亮,甚至幻想砍伐婆娑的树木,让寒蟾(月)不再藏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客至得浊酒,共饮消百臧。
凉飙飒短景,感此岁已秋。
忽惊草木陨,尚喜禾黍收。
九鼎岂不慕,二顷亦良谋。
住圣实有言,未觉富可求。
才疏政拙愧能名,黄发犹欣见老成。
林壤固知聊自乐,门闾要是已堪旌。
持杯潋滟千眉耸,落笔纵横四坐惊。
笳鼓过君应一笑,平田两部足蛙声。
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
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
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余兴,风起木飕飕。
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
醉青州,歌赤壁,赋黄楼。
人间安得十客,谭笑发中流。
看取横江皓彩,犹似沈河白璧,光气彻天浮。
举首快哉去,灯火见神州。
山水无宿约,村暗自当还。
不知有客乘兴,载我弄沧湾。
酒吸明河欲尽,月落三星在下,未放水风闲。
影转松起舞,扶步入林间。
恨无人,横野笛,叫关山。
知君慷慨何事,惜得米阳关。
看取大江东去,把酒凄然北望,说著泪潺湲。
我饮自须尽,君唱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