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鲁家犹在,尼山道最尊。
教能行万世,福不庇诸孙。
薄宦三千里,遗铭数百言。
不埋防墓侧,空吊雨花魂。
东鲁家犹在,尼山道最尊。
教能行万世,福不庇诸孙。
薄宦三千里,遗铭数百言。
不埋防墓侧,空吊雨花魂。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对孔平山墓铭的题咏。诗中表达了对孔子及其儒家教义的深深敬仰,以及对孔氏家族深远影响的感慨。
首句“东鲁家犹在,尼山道最尊”强调了孔家的根源地东鲁(今山东曲阜)以及儒家学说在尼山(孔子讲学之地)的崇高地位。接着,“教能行万世,福不庇诸孙”指出孔子的教育理念流传千年,其福祉并未局限于子孙后代,而是泽被后世。
“薄宦三千里,遗铭数百言”描述了孔平山虽然官职不高,但他的道德文章却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寥寥数百字的铭文足以彰显其人格和智慧。“不埋防墓侧,空吊雨花魂”表达了诗人对孔平山的怀念,他并未以墓碑为限,而是让精神永存,仿佛在雨花台(南京一地名,常用来象征哀思)上空飘荡,令人凭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孔平山墓铭的描绘,展现了对儒家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
知人实未易,定交良独难。
胜已谢容悦,有来期必端。
明公迈往姿,劲气摩谏垣。
确讱金石贯,博极溟渤宽。
遗经起凡例,射策凌孔鸾。
睥睨汉庭右,言激壮士肝。
耻作子公书,肯弹贡禹冠。
小试不尽妙,银章楚江干。
抱牍雁鹜行,欲作故时看。
弹治非柱后,缩手心胆寒。
何尝扰狱事,民自以不冤。
如卿未惭老,此语垂不刊。
虚怀望三益,阅此贤士关。
要须得伟人,阔步未登坛。
拜公丈人行,摄衣许跻攀。
反蒙补我劓,况复亲芝兰。
会心在简要,我言真觉烦。
章成谢不敏,猥并劳一删。
缘云得支径,遂造幽人居。
夕风冒梁栋,苍苔上庭除。
仙崖衣襞积,玉磬韵虚徐。
回首尘外躅,浩歌将焉如。
诗宁浅而静,不贵深而芜。
观公秋怀作,峻洁仍纡馀。
譬之列华馔,陆海盈中厨。
食蟹贵抱黄,食鱼先腹腴。
多入出或少,我昔闻先儒。
年来病蹇拙,意广材复疏。
之子禅定起,焚香满晴虚。
坐看氤氲处,绵绵诗思俱。
应作牛腰束,能寄草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