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结屋庐山侧,卧看九江天际来。
白云万壑青松老,时抚丝桐坐绿苔。
幽人结屋庐山侧,卧看九江天际来。
白云万壑青松老,时抚丝桐坐绿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庐山之侧结庐而居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首句“幽人结屋庐山侧”,开篇即点明了人物与地点,一位隐逸之人选择庐山作为栖息之地,暗示了其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接着,“卧看九江天际来”一句,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九江水从天边蜿蜒而来,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意着心灵的广阔与自由。
“白云万壑青松老”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白云缭绕于万壑之间,青松历经岁月而依旧苍翠,不仅描绘了庐山的自然风貌,也象征了隐士内心的坚韧与永恒。最后,“时抚丝桐坐绿苔”则以音乐为媒介,表现了隐士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丝桐代表了高雅的艺术追求,绿苔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禅意。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庐山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山不让土壤,乃以成其大。
振衣取千仞,斯岩尚无畏。
匪彼高入云,四壁绝攀曳。
磴道无纤埃,松风清石肺。
我想云淙主,孤忠恒自励。
岂必绝官阶,师傅难为俪。
归对此岩居,独立虚无际。
狄公绛侯手,产禄牝朝当。
伟哉国老名,虎口不见伤。
絮书得金字,势足杀二张。
承反何悒壹,褫裘何赫煌。
不待吉琐言,已归庐陵王。
明前种桃李,默默为安唐。
堪笑娄郝辈,长厚安所将。
幸自免罗织,尺寻不可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