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九首·其六》
《偈十九首·其六》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押[祃]韵

步步登高,从空放下。南北东西,曾无缝罅。

教外别传,一切话霸。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思想的精髓。"步步登高,从空放下",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精神上的不断攀登与超越,同时也强调了放下执着、超越自我束缚的重要性。"南北东西,曾无缝罅",则寓意着在宇宙万物中寻找统一性和和谐,暗示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教外别传,一切话霸",表明了佛法的直接传授方式,不拘泥于文字经典,强调了心领神会、直指人心的修行路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揭示了佛教追求内心平静、超越世俗、实现自我解脱的哲学理念。它不仅体现了禅宗的超脱与智慧,也蕴含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和谐。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栖霞道中四首·其一

山向金陵分外青,路随峰转布帆轻。

栖霞老树依稀见,行尽新河又一程。

(0)

京江吴翁养臣曾梦至一山寺后过襄阳游玉泉山见寺内外风景宛如前梦室内器物陈列皆一一吻合寺僧言数十年前老僧圆寂遗命室内一切皆不可动久之未改遂證为再生之兆绘玉泉寻梦图徵题三首·其三

鹤发童颜善气迎,从知道果不虚生。

吾侪多是辽东鹤,城郭人民别有情。

(0)

为秦亮工题费晓楼画东坡参禅图卷

画中东坡是主人,题诗意多在琴操。

兼金价因晓楼笔,信乎人各徇所好。

当日黄州一秃翁,文章事业空兀奡。

贤豪失意说皈依,妇人醇酒同无告。

个中勘破让蛾眉,竟著田衣风月扫。

费生妙笔得神气,颊毫眉妩皆精到。

位置荒山野筱间,忘却春风有寒燠。

荣枯悟后见此境,正如木落潭清潦。

秦郎爱画亦能画,每获异迹辄相报。

谈禅论画吾茫然,自笑题诗殊柄凿。

(0)

登平阳试院后平台

春草饱雨青,春树摇风绿。

院后一废台,暇登仗童仆。

屋瓦合层层,市阛通曲曲。

西穹姑射山,云有仙人躅。

汾水出其阳,桑麻赖之沃。

熙熙去来氓,负戴俭成俗。

遐想此尧封,胸怀真不局。

苦无贤圣目,高瞻难远瞩。

(0)

自题小影

愁海犹馀劫外身,疏梅残竹共精神。

壮心夜绕鸡声月,病骨年销甑口尘。

鸿爪暂应随雪住,混花多恐被春嗔。

秋风转瞬更容鬓,画里樽前各一人。

(0)

瓠岱里索题龙舟辞得十二绝·其三

十里波光净曲尘,牙旗锦帜各争新。

东家女订西家女,桥上人看桥下人。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